近代银币铜样中的标准型原光精品——
《戊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精铸铜样

戊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为1898年时江南省所铸银币,因其背蟠龙纹鳞甲别致,如颗颗珍珠镶嵌,故得别名“珍珠龙”版。
今展本品,即此珍珠龙版银币之铜样。本枚铜样与我之前展示的几品近代机制银币铜样有所不同,其乃试机试样调整结束后,依据银币规格尤其是厚薄最后冲制出的一种铜质样币。
图照可鉴,其无论文字和纹饰,皆十分精到,凸凹鲜明,文字笔划和纹饰线条圆滚,显示模具冲压着力深打,致其品相精美无比,与质量合格之初出银币品相无二。同时,其工艺水准也是至今之伪所不能矣。
此品红铜质,虽仅百余年,已有包浆上身。然,其原光仍然显现,十分亮眼难得。此与我藏并于之前展赏过的几枚机制银币铜样,除了其原光品相和极精致特征更胜以外,尚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重量。此是需要说明的主要一点。
之前展赏的乃至还未展赏的一些机制银币铜样,除直径为40毫米以外,其重量均为26克余,与银币重量基本一致,在之前的博文中,我曾提及此为试机铜样,其取材比标准银币略厚,直径略大1毫米,进而致使铜样出来后重量在标准银币范围以内。
而此枚铜样,直径接近40毫米,而重量只有20.30克,轻于标准银币,同时也轻于之前所展示品。其原因何在呢?答曰,这并不奇怪,从这枚铜样的品相可以得出答案,那就是本枚铜样是取与银币一样厚薄的铜材冲压而成,因此,虽然直径略略大于银币,然厚薄与银币一致,故因铜比重小于银,而导致其最终重量必定轻于银币。
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此品有疑呢?当然不是。通过其品相我们可以看出,其冲压着力均衡,无深浅不一之现象(初期试样品即有深浅不一的现象),同时,其笔划和纹饰线条圈齿等皆滚圆,显示钢模经多次试冲铜样后,毛刺棱边已经磨合后之得,加之其厚薄与银币一致,所以,其乃机器调整到完毕,钢模磨合结束,最后按照银币规格冲制的标准精铸铜样。
综上所述,本品乃至今遗存极罕的一枚原光精铸银币标准铜样,十分难得。在我的近代机制银币铜样收藏序列中,这样的品相,从上世纪以来,天下猎泉,亦不过仅获得不同省造的三四枚微数,再觅则难于上青天了,其余皆试机过程中品相不一的铜样。
显而易见,这样的机制银币铜样,极难得见。故此,今日特将其中这枚标准原光精铸机制铜样遣上博来,展赏小议一番,以飨兴趣泉好。




以下正面和局部图显示,其文字鼓凸,笔划纹饰滚圆深竣,边齿标准,圈齿凸起,颗粒清晰,龙鳞珍珠纹粒粒无虚无粘,地章平整,光滑如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