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珍《大朝通宝光背》小平铜钱展赏
——转一篇有价值的大朝通宝钱性质综考论文

大朝通宝,乃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所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存世极少,其中发现银质多,而铜质极罕见。铜质大朝通宝,曾获授老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可见其珍。
大朝通宝钱的铸者和铸期,基本上没有争议。但是,其性质却颇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种说法,
一说为行用钱, 二说为赏赐钱,
三说为供养钱。单就其钱文名称而言,此钱言行用钱有其道理。然,由于大朝通宝钱后世所见,银多铜少,则行用钱之说似有不立,反倒是赏赐钱之说更为恰当。这是因为,历代铸银钱,要么纪念之举,要么赏赐之用。银做主铸之材,其为纪念币或者赏赐钱则更能说明问题一些。然,亦有人在近年的研究考证中指出,大朝通宝钱既非行用钱,又非纪念或赏赐钱,而是供养钱(参见后附文章《“大朝通宝”考辨》)。
后附《“大朝通宝“考辨》一文,读后亦觉有几分道理。然,在元代之供养钱系列中,其它品种银质钱极少有发现,独大朝通宝银质所出相对最多。若为供养钱,此点似乎有其不合。因此,愚见更倾向于赏赐钱之说。不管怎样,多了解各方观点,吸取有理之见,则定当逐步统一认识矣。
今展本品,乃大朝通宝小平铜钱,此铜钱正如诸谱所载,难得一见。察钱体,锈色老道,自然生成,乃窖藏之品。其钱体小而相对厚重,直径20毫米,重约3.2克。铸制上看,较为工整,字口深峻,钱文端庄,布局协调,相对于其它元代供养钱铸工,此品之铸制质量相对较高。因此,此铜质大朝通宝钱,开门而可得认定。
后面附文,是我从资料库中提出,拷贝页面上博,因页面大,字小拉大后,稍有模糊,有兴趣者可将就参阅。该文发表于9年前,其最大参阅价值在于,较为全面的引述了关于大朝通宝钱性质认定的各家观点,非常难得;其二,作者本人通过这些观点的分析,引经据典,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观点,并不无道理。当然,是否盖棺之论,我们不必忙着结论,还可续研。中国古泉,历史长,铸量丰,铸行复杂,记载缺失,未知方面和认识空间至今仍然很大。我们绝不可自以为是,以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之半仙神人面目出现矣。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3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