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罕的战国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展赏

(2012-04-28 07:15:58)
标签:

珍罕

重一两十四铢

中国钱币博物馆

铸币

贝币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上古圜钱银材铸  体大重实更高岁

珍罕的战国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展赏

珍罕的战国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展赏
     钱,乃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种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或“环钱”。其是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圜钱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早期;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后期。初期圜钱的穿孔比较狭小,以后逐渐变大。圜钱正面铸铭文,反面光背。

    在若干圜钱品种中,有一种为纪重,其面分别铸铭文:“重一两十二铢”和“重一两十四铢”。两式皆属圜钱中的珍贵品种,历谱定值均高,可见遗存较为稀少。

    我国最早发现金银铸币,是在上古周时期的贝币时期,现今中国钱币博物馆即有馆藏金银贝币。可以这么说,我国之金银铸币是在天然贝币被其它矿材所替代后,就已经出现了。因此,春秋战国时代,所出现的金银钱币,便没有丝毫大惊小怪。无非时光流逝至今,上古金银铸币已经极其稀少而已。

    经检索,我们仍然很难见到春秋时期的银质钱币展示。就圜钱而论,检索只见到新浪博友“超集宝贝”展示过一枚“西周”银质圜钱。其余,眼界狭小,尚未见多展。

    基于此,本品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就显得格外珍贵,殊为难得。本品,可察可鉴,其银质包浆黝黑厚重,老道耄耋;其背更显光滑,乃出土久经把玩,包浆与钱体结合紧密而生油状。其铸制特征察,并非精整,轮边未修,仍可似见其铸柄。其铸痕明显,其圆欠形,正是春秋圜钱原铸之应有典型品貌。

    显而易见,本品正是一枚相当难得的战国银质圜钱。其更早于银半两钱,堪称目前所见之大型而厚重的中国早期银质铸币之一。若以其体量和重量论之,无疑也超过更早之银质贝币。

    有鉴于此,特将帐下精藏之此枚银圜遣上博来,一展老相,以飨诸位泉好。


珍罕的战国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展赏

珍罕的战国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展赏

珍罕的战国银质圜钱《重一两十四铢》展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