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美泉添阔缘 
合背一品赏悦心
金《泰和重宝阔缘合背》折十大钱赏析

    
泰和重宝,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铸币。钱文篆书,直读,有折十(又大小不等)、折三大小基本两式,其中折三更为珍罕。钱文传是元代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因其字体清纯典雅,精美异常,尽管其遗存较丰,然却素为历代藏家所珍爱,收藏价值较高。
   
本品泰和重宝与我们常见到的窄缘折十型不同,乃为阔缘,却尺寸更大。阅查部分泉谱,皆不见有载,应为脱谱之品。
   
鉴于泰和重宝书法异常端美,铸制精整。因此,其亦被用作厌胜钱的典型原型。其中有金代原著厌胜品,亦有后铸厌胜品。其区别主要根据铸制精整与否和材质以及包浆锈色等确定。清代厌胜品则多黄铜。此提及乃在于泰和重宝篆书钱乃金代名誉品,伪仿后铸较多,正铸后铸、正钱花钱皆具,需要仔细辨识。 
   
品赏本品,从包浆锈色上察之,很难将其划入后铸行列。但见其锈深邃,入骨三分,锈皮坚如甲胄,其中,通过后面大图可见,其钱文笔画均锈蚀较重,生坑之品,锈凹凸之坑坑洼洼漫布,斑驳之貌足可见此钱之龙钟老态。
   
再察其铸制,但见其颇为精整,钱体厚实,边圆廓正,轮边规整,乃具官炉铸工之相和体质,伪作着实难为。其钱文亦为端庄,书意端正,与窄缘多见品一致。
    关于此品,检索可见曾经有过一品阔缘合背上拍,其估价不高,尤见铜色泛黄。是故,恐因其有断代之虑所致;
   
继续检索,又见中国嘉德2005年上拍品一枚,阔缘形制,直径达56毫米,其乃近现代古泉收藏大家陈达农先生旧藏。其锈色可餐,铜色熟旧,老深坑传世,铸制精整,确为好钱。时估价2000元,后以6000余元拍出,藏家喜爱泰和重宝之情彰显。由此,这似可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泰和重宝阔缘大钱史有正铸并有遗存,尽管其遗存已经很少。
   
同时,有兴趣者亦可参见本人去年上半年所发之泰和重宝篆书银铜双材大钱两品《大金一曲铸泰和 玉筋几笔成美泉-泰和重宝银铜大钱》
    综上所述,摒弃所谓可能不可能之主观武断,不唯书亦不唯上,紧紧围绕实物诸般特征断识,愚见以为,本品应当为到代之实铸阔缘泰和重宝合背钱。其品罕少,殊为难得矣。
   
今遣其上博,亮相于世,认知金代铸钱之灿烂,品赏泰和钱之别样美韵。祝诸位龙年泰和,袋装重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