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铸钱遗存罕
台局雍正殊难见
清代极罕见《宝台局雍正通宝》展赏

公元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仍从杜绝私铸,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铜钱紧缩政策。于雍正元年铸行“雍正通宝”,并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钱重一钱四分,力求精美标准,大小分二类,大钱与“康熙通宝”大钱相仿,小钱直径2.4厘米。由于雍正帝钱法严谨,私铸较少,所以雍正通宝制钱上都边阔字正,形态工整。
雍正之初,时全国共有二十余个钱局,皆是康熙诸局,雍正规定一省只设一个钱局,于雍正四年时,改山西局为宝晋局,山东局为宝济局,台湾省局为宝台局等等。在雍正朝,各钱局铸钱中,以“川、桂、陕、福、台”等局铸钱,遗存甚稀,极少见到。其中,宝台局铸雍正通宝,更是稀罕。所见多谱,均未载台局雍正钱,可见台局雍正遗存已经极其罕少。
本品,宝台局雍正通宝,难得一见,虽为脱谱,然台局史铸雍正钱并无疑问,因此,我等只观其钱之貌,以实物实证。本品包浆锈色,满身裹锈贴实无虚,钱文书写乃雍正钱文体,正背面清晰可识。其钱体铸制工整,厚薄均匀,实乃台局官铸无疑。
网络诸搜索引擎大力检索,未曾发现宝台局雍正通宝钱亮相。此至少说明在大陆,台局雍正钱遗存极其罕少。至于在台湾,遗存如何,尚不得而知,不过以此类推,应该同是遗存罕少,否则,当早有流入大陆矣。如此,此品台局雍正钱,当为稀罕,不易见到实物。今一展其相,可鉴可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