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清珍泉 宝巩凤中皇
清罕珍《宝巩局祺祥通宝》小平样钱节日献展

祺祥通宝——清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始铸,未发行流用,即于十月五日被两宫太后勒令废除。是故“祺祥”年号实际仅存69天。铸币回炉改铸为新年号“同治”钱(公元1861年)。由此祺祥通、重宝钱一并称为中国寿命最短的钱币。鉴于此原因,当时所铸祺祥钱多为样币性质,未能来得及大量鼓铸,且几乎全部收回回炉改铸同治钱。
历史的戏剧性,导致祺祥年号钱成为清代最珍稀的钱种。其侥幸留下的极其少量之实物钱币,便成为泉界珍藏品种,在遗存的清代钱币中,其收藏价值甚高,所见亦稀。
而在清代诸钱局所铸祺祥通宝钱中,珍中之珍,又数宝巩局所铸祺祥通宝。在华光谱《中国古钱大集》中,所载一品宝巩局祺祥通宝拓图,称为仅见,价值甚高,其可见此泉珍罕度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钱为铸量极其有限的试铸样钱,一炉样钱刚出,即得令停铸。宝巩局铸钱在清钱中无论什么年号钱均为稀少,收藏价值颇高。这是因为,清代宝巩局(甘肃省)于康熙六年开,不久停。雍正五年迁到兰州改名宝巩局,七年又停。咸丰五年重设,至同治三年废止,由此导致除乾隆、嘉庆两朝外,历朝“巩”字钱均少。
本品祺祥通宝,宝巩局所铸样钱,其非谱载,乃为仅见之外另品。其黄铜材质,包浆厚实,铜色熟旧。小平形制,钱文端庄无邪,字口深凸,地章基本平整,尚可见背地章微凸,此乃母钱初铸样钱留下之所谓“母痕”,样钱品貌览无疑。从背轮边看,尚有一处外凸,此乃未曾完全修整之痕迹,似乎明显装载出炉即停的信息。无需赘述,此正是宝巩局祺祥通宝样钱一枚矣。
此泉甚罕,长期以来,见拓不见物,检索全网,只见后铸宝巩局祺祥通宝花钱,而不见正钱。因此,其实属极难得一见之品。今节日期间,为飨泉好,特遣其上博,一展真容,一破仅见之说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