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雄书文伊藩钱
俊朗浑厚元风显
元珍《伊藩吉昌》赏赐钱鉴赏辨
——兼议《伊国延长》钱不同版别之可能

伊藩吉昌钱,元代忽必烈为其属国伊儿汗国所铸之赏赐钱。其与伊国延长钱堪称对钱。其铸造背景已经在前一篇博文忽必烈赏赐钱《伊国延长》青白铜双品珍赏 中介绍,此不再赘述。此以鉴赏辨识此钱为要。
伊藩吉昌钱,以华谱载为例,称世仅一二品,属于元钱珍泉之一。然,近年来其逐渐有所出现,观出现网见二三品,其钱尺寸均为直径40毫米。《收藏界》杂志,老董泉苑栏目,于2006年第2期文以《元代伊藩吉昌真钱面世》为题,描述了此钱,并配以照片。其钱亦是径40毫米,而重量则只有11.4克。钱文也略有异。值得深究之。
先看本品,图照昭然,直径达42毫米余,重量19.15克,与伊国延长钱重量为一个合理相同区间。本品锈色纯正而呈红锈,乃曾入水坑之品。铸制相当精到,与伊国延长钱铸工特色一致。其中一个特点乃在钱文书意之上。阅读:其字口深峻挺拔,钱文雄壮端美,伊番吉昌四字书法风格统一,神来韵到。尤其是“藩”字,笔笔划划,皆起顿有力,收笔利落,整体风格雄浑俊朗。而我们反观,谱拓与网见之钱,总的书意似乎差别不是很大,然,仔细辨识,则不难发现,谱拓品与某些网见品,钱文笔划偏细,尤其“藩”字书写似与其余三字书写不甚协调,其中,“藩”字草头下三点水最后一向上提撇,多钱皆细。而本品则顿重而粗,提上有力。此外,其第二特征,背边廓中缘规制,更为协调,与已见之细缘亦自不同。
通过比较,可见本品与其余品之不同,看图说话,实物胜于雄辩。此现象可做两种判断,即:
一是,伊藩吉昌钱,有至少两个版式和制式,一曰,细字细缘,径厚偏小薄;二曰,粗字中缘,径大偏厚重。
二是,伊藩吉昌钱,实为一式,两种风格中必有一式为真,一式为后世仿铸。
这里,我不去做与本品之不同的另式之真伪判说,毕竟未能上手,且版式之别的可能性亦不能断然否定。然,需要重点以本品说之,那就是,钱文书意风格的整体性在古钱币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区区四字,若出现风格不一,某字眼感书意别扭,则需谨慎对待,先生疑而后结合整体细判。我们通过伊国延长钱的书法特征可见,伊国延长四字,风格统一,书写端庄,显然乃一人手书。此作为参照,伊藩吉昌钱乃其胞兄,楷书文虽然不是同一风格,然,本品伊藩吉昌四字,可见确为一人手笔,雄浑一体,力道昭然。经查,本人另品伊国延长钱乃粗字,国字“或”下横穿自斜撇。故,伊国延长钱,抑或也有粗细字之版别。
是故,综合判之,本人以为,至少本品之粗字大径重式,乃为真实原铸品之一可确定无疑!
这里,将网见几枚不同之伊藩吉昌钱图照转贴于后,共研阅参考。


下图本人另品《伊国延长》粗字:此版别与前一篇博文所发不同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钱文在总体风格趋于接近的前提下,笔划粗细不同,此品笔划更为粗壮;二是,“国”字之口内“或”左下斜挑,此品为一横直连接右边斜勾;三是,“延”字书写不同,见走之旁。本品包浆锈色纯真,铸制依然精整有加,字口深峻,钱文雄浑俊朗,神韵端美。因此,伊国延长钱,极有可能或者说就是有粗细字两个版式也!同时,此粗字版,与展品伊藩吉昌粗字更为风格成对。


以下,摄于华谱拓图:

拓图乃为细字,请特别阅见“藩”字风格。
下图为百度百科条目附照:


此也属于细字,背细缘。品看,水坑相。与图拓基本一致。
此为2006年《收藏界》杂志介绍之品:

此介绍之品,除了其描述的“吉”字下部“口”上缺横以外,就是重量仅11克余,或可深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