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国通宝铸
祥云一朵别样钱
北宋《太平通宝背祥云纹》罕见品赏考

太平通宝钱,计有北宋太平、南宋太平、辽太平、清(小刀会)太平,四种。其中,北宋太平钱乃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公元984)铸,为宋代第一种年号钱。形制和宋元通宝相似,钱文书体以真书兼八分,光背且有背星月纹式。《宋史》食货志中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而南宋太平则非行用钱而属吉语宫钱性质。
本品,从材质、书体和形制来看,既非辽铸太平通宝,亦非清代天地会所铸太平通宝。其中,材质偏红,清太平通宝钱之黄铜质故可以被排除,不需赘述。因此,此钱当属宋辽时期无疑。察包浆锈色,老而弥坚,岁月悠长无疑;钱文特征,真书略隶,端正平稳,与辽太平通宝钱之书文拙态明显不同,故此钱确认乃为宋代太平通宝钱可然。
而在宋代又有两种太平通宝钱,北宋的乃为年号行用钱,南宋的则为吉语宫钱。其中,南宋太平之书文乃地道俊美楷书,尤以“平”字第二横长横为显著。另,华谱载还有所谓聚珍体“太平通宝”,称其书体迴异,乃元末徐寿辉太平年号期间所铸,待考。察谱拓图,钱文与本品亦为两样,故此属亦可排除。因此,再对照钱文书写之基本特征,本品乃为北宋太平通宝钱可得判定也。
北宋太平通宝,小平制式,另有折十形制铁母和铁钱。其中,平钱光背为多,同时铸有背星纹、月纹两种形制。其中,除背弧月纹相对较稀少价值高以外,其余均为较常见之普通宋钱,价值一般。
而本品之特别之处在于,其背乃祥云之纹,此式,就目前所知,极其罕见。遍搜网络,几查资料,均无背祥云纹之太平通宝钱公见或者记载。前述,察本品乃正,非为伪仿私铸之品相,那么此品之罕,可信否?本人以为,当然可信。其理由在于,星月纹钱从半两开始,一直伴随中国古钱直到清代机制币兴起而结束。其中,在五代十国时期,乾元重宝钱,除沿用星月纹钱以外,更创背祥云、瑞雀纹式钱。这就是说,星、月、日、云这四大纹饰,在中国古钱中是一种基本纹饰,其中,某些钱币在四种纹饰中,既可以只取其中一二铸之,亦可都取分别铸之于钱背。这样,既然太平通宝有铸背星月纹,那么即不能排除其也铸有祥云纹之式。同时,宋早期离乾元重宝铸期时间不长,故其参照乾元祥云纹钱而铸祥云纹钱,可能性亦更大矣。故,在逻辑上,其北宋太平年间还铸有祥云纹式太平通宝钱,则是完全可以顺理成章的。无非,背祥云纹式之钱,铸量极其稀少,遗存传世更罕而已!
综上所述,本品太平通宝背祥云钱,乃为北宋太平通宝钱中之珍罕品种,其发现,当可填补北宋太平通宝钱品种之缺,具有不小的研究意义和收藏价值。上述,乃本人一家考证之言,发上博客,公见待评。
北宋太平通宝:

辽太平通宝:

南宋太平通宝:

清天地会太平通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