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大钱考略

(2011-07-14 19:54:10)
标签:

钱文

铁母

政和通宝

政和重宝

收藏界

分类: 两宋

 历见政和无超大  此品超级越雷池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铁母大钱考略

——兼和博友阿骨打保机之首见政和通宝篆书折十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大钱考略

     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在位25年(公元1101年——1125年),改元凡六,即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6个年号。

    政和年间(公元 1111 —— 1118 年)始铸《政和重宝》,其制式为折二钱,楷书,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诸谱载拓并称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为珍品。余皆铁钱。故政和重宝铜质钱可属宋珍泉之一。

    早在民国时期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曾载一枚《政和重宝折十》拓图,其材质标为铁。在华光普先生的《中国古钱大集》中,“政和重宝”钱只有两类,一类是普通“政和重宝铁钱”(铁质),一种是“政和重宝铁母”(铜质),华光普在折二型“铁母”钱下注释说,“此钱铜质精良,温润比玉,字文俊美,肉质厚重”。再于铁拓下批注:“丁著载‘铁’,《马批》为‘铜’,但不知依据何在?细观钱图,仍更近于‘铁’,因实物未见,详待后定”。由此可见,政和重宝铜质钱,无论形制大小,皆为珍罕贵重。

    《收藏界》杂志2011年1期,见载一文《政和钱中的稀客——“政和重宝”折十型隶书大钱》(钱照见后),其叙为试铸之铁母钱性质。按照其描述,其品尺寸与谱拓品尺寸接近,即其尺寸也是在39毫米以下一些。

    通过上述钱谱拓图和资料来看,政和重宝铸有折十型隶书大钱,应为史真。然,我们亦今未见其楷书折十大钱出现。而史上是否也有?只能通过所见实物考之。

    本品,具有令人吃惊的尺寸,其直径竟然达到51毫米。厚度4毫米,重量近34克。这一尺寸,可归入亦今所见政和钱之最大,也就是说,其尺寸乃正制折十(与大宋通宝当拾等钱尺寸近似)。故,对此我们需要有所考辩分析。无论真假,皆有不小价值。

    首先,本品如果从包浆锈色上看,可能让人生疑。因包浆非厚,可见明确铜质特征乃为青铜材质。若果以正为判,则其浆色应该归入传世品之列,可见历来把玩磨砂之迹象。

    其次,本品铸制相当规整。其边圆廓正,地章平整,肉质厚重。字口深俊凸起,钱文笔划之间清晰无粘连。品相特征显示,此乃通常初铸钱之铁母质貌无疑。一句话,从常见伪品看,此非伪能达此铸工水准。

    第三,钱文风格,仔细察之,本品“政和通宝”楷书四字,与折二铁母之楷书四字,属于同一风格(见后折二实物图比较),均为瘦金书体。其中,“重”字第二横和最后一横,齐向右偏出接近边廓,第一笔顿起勾后撇。书范与折二铁母基本一致而无大异。一句话,本品钱文书范,即是折二铁母钱文之大样,结论钱文风格为正无疑。

    第四,获取背景辅助信息,早年偶见此品,其实甚为吃惊,几近放弃。然,时五六包红梅香烟之价,故无心理障碍,不会为此而天天吃咸菜也,故拿下当待考品亦未尝不可。此点,若有人以为此乃故事,当可自断。无非本人心中有数。从本人知晓的角度说,此当初获取价值而论,若为近仿,其伪臆范铸成本断然不许如此作为,相信贼伪不会傻到那样的程度。与此同时,自本人获取本品之后,再无见到实物甚至网络照片,还有此形制之品出现。是故,其从一个侧面可作为其非近代伪作之辅助证明也。

    第五,形制问题,偌大尺寸,在宋钱中,其实亦有太多先例传统。宋初太平通宝背日纹大钱,祥符元宝大钱,再到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大型制式钱均有得铸之。因此,处于同一时期之政和钱,铸制直径50毫米以上之大钱,当属自然,故我们便再无理由怀疑此形制之出现矣!

    综上所述,从本品综合特征和信息来看,我初步以为,此品非为伪作。实乃其时初铸之试样铁母大钱。后得完美保存,或者短暂入土后即出,或者就压根儿没有入过地也。当然,鉴于本品形制实在越了雷池,故仍然具有再深考之必要。诸位若有兴致,可知无不言,甚谢!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大钱考略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大钱考略

政和重宝折二铁母: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大钱考略

 

《收藏界》杂志2011年1期所载之政和重宝折十隶书。其应是直径近39毫米内:
首见《政和重宝》楷书折十大钱考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