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钱牌 南宋别珍
《和州行用钱牌》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战争频发,国库空虚,朝廷又滥发“会子”纸币,致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一些地方政府为应对这种局面,自行铸造铜质与铅质钱牌,与“会子”对通。孙仲汇先生在《中国古钱鉴赏与收藏》中写道:“南宋景定、咸淳之间发行过临安府钱牌,有铜铅两种质地,同时还有和州行用准拾捌界贰佰铅牌及江州行使准拾捌界壹佰铅牌,拾捌界指南宋纸币第十八羿会子,说明上述钱牌均属权钞性质。(见原书10页)又写道:“南宋末年,出现了一些权钞的长方形钱牌,如新发现的和州及江州钱牌,它们都是铅质,但并不影响其重要地位。”(见原书57页)这些钱牌由于发行时间短且又限于地方使用,故流传至今所见稀有,其中临安府铜质钱牌巳成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本品“和州行用”钱牌,青铜质,长方形,上有小孔,长7厘米,宽3.1厘米,重55.7克。红绿锈包浆醇厚。一面阳文“和州行用使百”六个宇,其中“使百”两字宇形较大,文字笔划清晰,另一面有
“权宜准拾捌界贰佰”八个字。钱牌的边沿有多处锈层叠嶂,可察青铜铜质。故确定其属铜质钱牌,定当无误。
本钱牌谱载均为铅牌,尺寸大于铜质。然,近年已经有铁质发现,显示其材质绝非仅铅。目前就笔者寡闻,这是发现的第二品铜质牌子,想必今后还会有所发现。两品尺寸一样,重量不同,另一品轻于本品。铜质“和州行用钱牌”的发现,使其材质系列呈现铜铁铅系列。故本品相对甚显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