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杜月涛艺术工作室安平古堡台湾香港台湾桃园机场 |
北京,我回来了!带着一千多天的收获回来了,一千多天来我们师生的足迹走遍了全国。至此,我郑重宣布:写生走遍中国。
在路上,在路上,这一路走的虽然有些漫长!好在,我们师生所走的这条路是艺术之正道……
写生的道,路途虽然遥远,生活也会艰苦,由于遇上好心人士帮助这光明的大道便出现在眼前……
艺术长征万里行行了多少万里没有测量,但是多少天是记得的,因为每天都在想都在画中化……
这一千多天的创作写生真是不容易!有欢乐也有艰辛,有幸福亦有痛苦,这些都难不倒我,因为关键时刻有朋友有学生,所以就有了一些好的写生画作诞生。
从中华内陆到海南岛再到台湾宝岛,这不是很远的地方却让人们感觉到了很远很远!台湾海峡虽然不是别人的土地,却让我们要办很多个手续才能进入!在咱家的土地上,在咱同根同祖同宗同源同胞认知上却还不能够达成共识,我是画家,我只能用我手中的画笔来记录历史。
能够完成港澳台地区的写生是要感谢李桂明先生的,是他和他的朋友们为了我们师生的这次“艺术走遍中国”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从春暧花开的日子到秋天收获的季节,李桂明先生陪我们师生写生走过了粤港澳闽,今日深秋他们又陪我们师生来到台湾,这是“春花秋实”,这是我们师生在祖国大东南“粤港澳闽台”的创作写生就这样让李总给全包了……
花落春仍在。
在离开内地由广东深圳进入香港转机台湾桃园机场后,又从台北出发去台中、台南、高雄之后再下至台湾最南端的屏东垦丁……
行走在台湾由北往南的路上,我遥望大海寻找祖国的方向,我在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让我们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时候任何的手续办理就能来去自由又不受任何的限制让我们作这短时间内的停留!!!
五天、十天、十五天内的停留时间是自己的家吗?不是,不是,坚决的不是!
家,任来去自由……
是的,家是去来自由的地方,是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又是不需要理由的,这一天在何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拥有?美丽的台湾我问你……
原预报说台湾是有风有雨的,画完写生,朋友们说怎么没有下雨?可是我们的车刚一离开屏东垦丁,车一行,雨就下了起来……
台湾东部的花莲县是去不成了,这去不成不是因为刚刚发生过6级大地震,而是因为允许我们的留台手续到期了!要求离开台湾再经香港回来大陆。
台湾再见、台湾我爱你,台湾我还会再来的……
写生走遍中国结束后,回来北京感觉有点累了,全身酸痛,只想睡觉!
虽然写生结束,这结束不是终结,只是暂时画一个句号!写生还将继续,我的目标是“将写生进行到底。”
感谢,要感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无法一一列举……
缘分,不弃不离。缘分,我随处等你。缘分,分离只是暂时。
我爱你们,感谢你们的一路陪伴一路支持!
想起当年王战友先生去太行山区接我写生结束回北京的路上,他说为我买辆房车去画山买艘游艇去画海……
买辆房车去写山,买艘游艇去画海……
他说了,也做到了,游艇是从台湾定制的,可开来了海南岛就回不去了她家台湾宝岛!
战友是个好同志,我们师生刚回到祖国大陆就收到王战友先生信息说给我们师生接风。
虽然到京,还没有来得急回家就被朋友打劫,还要求不许报警,其理由是给我们师生接风……
中央美术学院袁宝林教授在评论杜月涛台湾写生作品时说:“珍贵的第一手写生稿。”
我的远行不是探索而是为了发现……
写生没有结束,它永远不会结束!不同的人生创造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养和年龄是有着不同程度之认知的……
写生,写进心中印入大脑。
著名美术评论家袁宝林教授在杜月涛台湾写生《安平古堡》说道:“台湾写生《安平古堡》甚是清新可爱,树桠枝条婀娜扶疏,温润的远景与淡淡的流云,映衬着海边的古堡,色墨相融,含蓄而多变化,恰到好处地渲染出宝岛的美丽诱人,这里没有喧嚣浮躁,仿佛画家静悄悄地潜入到一片诗的境界……古迹溶于美景,历史的沧桑感和婀娜扶疏的宝岛生机相辉映,‘红毛番’的异国风情透露着四百年中西文化的交织,……这一切都融化在画家温润如玉的诗情画意中。”
画家张连刚留言说:“杜老师写生作品《安平古堡》:描绘的是安平古城墙、古堡,是目前保留下来较完整的一部分。恩师笔下的《安平古堡》记录下历史,观画者如身临其境。身与物化,物我同一,从而形成‘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心悟杜家样山水画的意境美!袁老师说导师杜月涛教授的写生是‘珍贵的第一手写生稿’。写生中整个行程时间很短促,其环境也常有杂乱。杜老师用极短的时间完成此幅佳作,非常人所能及。随恩师行万里路写生,方知能完成一幅作品真是不容易,令后学受益颇丰!”
走进安平古堡,映入我眼帘的是一面残垣老墙,这面老墙在我看来是有画意的,我自然是不会放过这写生之机会,画到天黑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催促下我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老墙,离开了安平古堡。
在这“台湾城残迹”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故事和历史?我说不清楚,在此我摘录了那里的解说语:临热兰遮城博物馆旁,当年外城的南侧城壁,是保存较好的一部份,而今斑驳苍劲,高耸坚实的古城堡,壁面上古榕盘绕,老根新叶交错,充满岁月沧桑的美感。古壁上可看到“铁剪刀”的遗迹,又称为“壁锁”,是当年为稳固梁壁,预防脱离而设。早期并无水泥,故整座城堡的城壁是以糖水和糯米汁捣合蚝殻灰、砂等,叠砖而成,并称“三合土”,又因先民称荷人为“红毛番”,故红毛番之三合土又称“红毛土”(台语发音),技术非常精良,构筑十分坚实而巩固。
袁英教授留言说:“杜老师请把张书记的诗,最后第三段还有一句你没写出来,让我看看行吗?”
安医生留言说:“不但看杜教授的艺术大作,而且受教育,长知识,杜教授又这么爱国,向您学习,谢谢您!”
孙三女士留言说:“杜老师,随着您踏上宝岛台湾的足迹,我似乎又回到了我曾经去过台湾时的情景。台湾的山山水水之美确实让人留连忘返,相信您也会有同感吧!好在您能用您手中的画笔将他们一一的描绘下来,留作永恒的纪念!真羡慕您!”
吕长军先生留言说:“收获多多,艺术大进,传名神州。”
卢玉萍女士在杜月涛博客留言说:“杜教授画出天石的味道!”
娇娇大家姐发微信朋友圈说:“画家杜月涛教授和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日子……”
台湾朋友郭又郎先生留言说:“大师,期待下次再来宝岛,东部大山大海还没去呢,值得您洒脱挥毫,气吞千里。”
乐活前行发微信朋友圈上说:“这趟行程让我们看到了台湾的美丽,收获了满满的两岸友情,更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认知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正如杜月涛教授在高强度紧凑的写生行程中,以尽精微而致广大的观点不断向我们辩证许许多多的所见所闻,他常常引经据典来引导我们向学、善学和会学。”
李桂明先生发微信朋友圈说:“宝岛行记录着很多美好难忘印画,完满结束此行感恩一切!”
2018年10月26日 杜月涛 于 北京家中http://s1/large/0027bBzCzy7oI7YqP2r73
杜月涛:台湾写生《九份海景》(册页写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