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一个熟人带着他家三岁多的孩子来我们家玩,听孩子的爸爸说这是孩子第一次去别人家里玩,门很少出,因为是爷爷奶奶带着,怕出来孩子生病、受伤了。这次出来,他们还是和孩子的爷爷奶奶说了半天的好话,才让出来的!出门前孩子的爷爷奶奶还千叮咛万嘱咐的。孩子的爸爸说,他家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我感觉这样的孩子就是圈养的,这让我想起我以前写的一篇圈养和散养的文章。
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养孩子圈养和散养的概念。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个都是心肝宝贝。怕磕了怕碰了。有时去公园或是广场上去玩,都会看见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跟在孩子的后面跑。一边跑还会一边说,别跑了,你累死我了!这就是圈养的孩子。有时怕孩子摔了,干脆就在家不带着出来。
圈养的孩子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想要飞也飞不高。因为圈养孩子没有自信,不会与人交往。因为圈养这个也不敢动那个也不敢拿,让孩子失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为圈养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东西,更多的去依赖别人。圈养让孩子少了伤害,可是也会少了免疫力啊!圈养的孩子更容易娇气。孩子摔倒了,下次再走路时他就会小心。只有不断的摔倒不断的怕起来,这样他才能成长,才能进步。
适度圈养,就是当孩子学习时就要圈养了。有教育专家说,大部分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到高中才有。那就是小学和初中孩子的学习必须有家长的督促。
散养也不是放任自由,而是给孩子一个空间。出去玩时可以远远的注视着他,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就行了。摔倒了,可以鼓励他自己再爬起来。
让孩子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享受阳光。感受一雨露,柔风。孩子就像妈妈手中的风筝,你给的线越长他飞的更高。
成长需要适度的圈养,更需要散养。学习上我们要圈养,学习以外,在没有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下可以散养。让孩子有更多的快乐和一个美好的童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