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个月宝宝第一次发烧全纪录

(2013-04-01 23:13:03)
标签:

育儿

发烧

医院

消炎药

抵抗力

分类: 宝宝成长日记

    也许是从出生至今坚持母乳喂养的关系吧,垚垚的身体一直很棒,几乎没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情况发生。转眼,小人儿满19个月了,除了四个月左右时由于“被黄疸”问题被迫去医院采血之外,根本不知道医院和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意味着什么。每次开车路过儿童医院的大楼时都会告诉他,这是给小孩子看病的医院,他也“嗯嗯”的点头表示听懂了,可是我敢保证他不知道去那里意味着什么......

    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会说上一句“这小子,这么结实,一看身体就好!”我每次也都自豪满满的听着别人的评价。

http://s11/bmiddle/7382f18agd94e4844ceba&690



    可是就在满19个月之前的夜里忽然发起烧来,毫无征兆,没有感冒症状。

    半夜里,他轻声叫了一声“妈!”

    --“你醒了?”

    --“嗯!”

    --摸他的头,很烫,问他“你是不是很热?”

    --“嗯!”

   摸了摸身上,温度还不是很高,赶紧起来用热水给他进行物理降温,迫不得已拿出了我的电话让他“过瘾”哄着他配合我给他擦身。连续擦了一个来小时,总算把体温降下去了,他也打着哈欠,没用几分钟他又进入了梦想,自己暗自窃喜,“儿子的抵抗力真不错!希望明天白天不会再烧。”可惜事与愿违,早上六点多,挨着我睡的小人儿身体散发的多过往日的热量就让我觉得不好,一定又发烧了!坚持到中午,体温还是没有下降的趋势,反而越来越高,已经到了39°,看来物理降温方法不起效果了,只能吃药了。好在垚垚的精神头还是很够,能玩能跳的,胃口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我也没着急,让孩儿他爸买来了美林,按照说明的剂量给他喂服。美林的味道还好,浓浓的橙子味道让他还很受用,一点也没有抗拒。西药的效力就是快,不到15分钟,他的体温开始下降,直到正常体温。这种状况持续了4个小时后,体温又一次上升。继续服用美林,不一会儿体温又下降了。

    虽然发着烧,可还是照例睡午觉、吃饭、玩耍、读书等等,到了晚上临睡前又服用了一次4ml的美林,半夜时又轻声喊着“妈!”(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不管我是载清醒还是迷糊的状态下,每次一听到儿子这样轻声温柔的叫我,我都会浑身发软,陶醉得不行!吼吼)知道他又发烧了,还是物理降温吧,折腾了两个来小时才睡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天两夜,只是发烧,没有流鼻涕、咳嗽、气喘等症状,和很多人一样“有事找百度”,我也百度了孩子的这种情况,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后知道他没有肺炎症状,但是无法知道他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发烧。又向闺蜜求教,她告诉我服用红霉素或罗红霉素,配合着美林一起吃。人家是养过两个娃的妈了,听她的不会有错吧?服用了一次罗红霉素后,儿子发热的频率由原来的四小时一次延长到六小时一次了。

    第三天的下午了,有些坐不住了,因为罗红霉素有些许苦味,小家伙已经开始拒绝吃药了,即便是橙子味道的美林也拒绝喝,每次喝药都要呼天抢地的哭上一通,让我拿他没有办法啊!虽然已经有好转的迹象,但是不能再等了,一来怕他的肺子会不会烧坏,二来也不知道服用罗红霉素是否对症,但是还是纠结要不要去儿童医院。当下的某些医院和医生说的话真的让人大打问号,不管病到什么程度,只要进了医院,一律先挂上吊瓶再说,我可不准不必要的液体进入我儿子的身体。当下决定了,去医院,但是两个目的:一是确定孩子的肺部是否有感染?二是验血化验,确定感染原因,但是针对孩子目前的状况,我一定会对吊瓶说NO!

    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查后,确认了孩子肺部没有任何问题,发烧的原因是病毒性感冒,果不其然,大夫十分自然的告诉我“打个吊瓶吧!”我说“我这儿子从出生还没吃过药呢,给我开药或者扎屁针吧!我们不打吊瓶。”也许是必要的吧,大夫接着说“开药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不打吊瓶好得慢,而且有任何后果,我们医院和我个人不负任何责任哦!”我说“没问题!不打吊瓶,任何后果我负责。”还像模像样的在孩子的病历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并让我签字,拿着笔签字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让所有的医生如此小心谨慎?还是那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医生心里作祟?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清楚了解孩子的情况后用自己的大脑和判断力决定孩子的处置方式而不是唯大夫医嘱是从!大夫又给开了一种中药,嘱咐了三天后再来验血,我们拿着两小盒价格等同于一个吊瓶的药回了家。

    看了看药盒的说明,的确很对小孩的病症,急着给他服用,可是打开一看,我的天啊!老大的一个泡腾片,足有一元钱硬币那样大,而且厚度足有两个一元硬币摞起来那样厚。我担心小人儿会毫不客气的拒绝它。尽可能的用最少量的水化开了药片,尝了尝,味道真不怎么样!拿到儿子身边,果不出我所料,小人儿手一推,表示拒绝吃药。我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啊,他都点头同意,到了最后问他“那我们把这些药一口气喝下去,好不好?”他就坚决地摇头。怎么办啊?来硬的吧。搂着他硬喂!这小子劲儿真大,使劲扭动着身体要挣脱,强摁着灌下去两勺后,他大哭着逃离了我的怀抱,那哭声让人伤心,我在犹豫是否还喂最后一勺的时候,强烈的哭泣让他把刚喝下去的药呕吐了出来!我气得把剩下的药扔到了一边,赶忙抱起了小人儿安慰他。难道我们的药品研制专家把孩子当牛犊了吗?我们的科研产品难道不能人性化一些吗?难道不能考虑一下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喝得下这种味道的药吗?不再管这药如何贵、效果如何好,我不会再给他服用了。

    又过了一晚,他的烧基本退了,我又喂了巩固成果,又喂了一次罗红霉素,之后基本上就痊愈了!也许是这几日晚上都要醒来的缘故,小人儿昨晚又睡得很晚,黑暗中,我半倚在床头,将小人儿面对面的搂在怀中和他聊天,以下是我们的对话(说是对话,其实主要是我在说,小人儿只是用嗯或者摇头表示回答我。)

    --“儿子啊!你前几天是不是总是发热?那就表示你发烧了!”

    --“嗯!”

    --“然后,前天下午,姥姥和妈妈带你去的那个地方叫医院,那里有个穿白大褂的大夫用听诊器放在你的胸上听,是不是啊?”

    --“嗯!”

    --“然后那天还有人从你的手指尖上抽血了,记得吗?”

    --“嗯!”

    --“然后,你这几天吃了很多药,有的甜,有的苦,是不是啊?”

    --“嗯!”

    --“如果我们病了,首先要依靠我们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力(这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这些)来对抗那些病毒,可是如果有时病毒太强大了,我们就不得不吃那些药让我们尽快好起来,你听懂了吗?”

    --“嗯!”(真的懂了吗?强烈怀疑哦!)

    --“那我们明天再吃一次那种药,好吗?”

    --这次换来的是摇头。呵呵!聊天就此告终吧,他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