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色茫茫看核电(续)
标签:
核电宁德杂谈 |
分类: 纪实 |
日本“3.11”特大地震及海啸造成严重核泄漏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本国核电发展做了反省和检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弃核”或“限核”保平安,日本一度也有“弃核”打算。中国核电事业起步较晚,本打算一鼓作气“一步登天”,现在也被日本核事故“惊了一身冷汗”,开始调整和放慢脚步。据了解未来几年中国核电站建设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核电站计划已全部搁置或者放弃。这种做法至少也可以让环保人士喘一口气,否则整个“十二五”国内计划上核电站的内地城市就别想安定了。只不过地方政府借核电“保GDP”的念头也只能暂时打消了。但是面对巨大的利益,某些人肯定不会死心,有些内陆核电站计划早晚会“死灰复燃”的。等着瞧吧!
本人虽然热衷于环境保护,但并非一味地否定核电。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和核电企业千万要重视核安全,防止灾害性事故发生。同时,一定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保障与此相关的基本人权。绝不能像过去搞核武器那样,把人当“白鼠”用了几十年后才让本人知道,或等人家发病了才给与补偿。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
其次,对公众开展广泛的核电常识及核电安全知识教育十分必要。这样做不仅安定人心,更关乎保障公众的生命权和知情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公众的公民权和人权观念逐步加强,绝不能再做任何无视人权、忽悠民众的蠢事了。
据了解,中国目前在核安全技术水平上已经与世界同步。所有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中核电操作岗位的培训尤为严格,大学毕业生仍然需要经过四年的严格培训方有可能获得证书,持证上岗。我和一位“有证”的年轻操作工聊了,他的言谈话语中充满自信。这让我感到很放心。毕竟时代不同了,年轻一代各方面条件比老一代要好得多,机会也多得多。中国核电的前景还是令人欣慰的。

宁德核电站有一座投资巨大的“全范围模拟机”设施,专供上岗培训用。里面的设备全部采用一比一的比例制造,令受训人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里受过培训的操作工一旦上岗自然能更快地进入角色。

电力与交通同行,为祖国建设输送无限的动力。


据说宁德核电想收购这个海景景区,当地人还不乐意。我看当地人还是顺势而为吧。这样可以让参观核电的游客将来有个歇脚的好去处。否则谁会专门跑到这里来看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