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沱沱河畔访唐古拉乡 (旧稿子重发,纪念“长江行”十周年)

(2011-11-08 16:16:45)
标签:

李全

唐古拉乡

青藏铁路

长江源

沱沱河兵站

杂谈

沱沱河畔访唐古拉乡

新华网 2001.09.20 16:46:11


    新华网西宁9月20日电(记者周方)土坯和砖木结构的几十座房屋稀稀拉拉地分布在晶莹清澈的沱沱河旁,四周是连绵不断的山峦和广阔无垠的草原;一匹白色的骏马孤独地被主人栓在了河边的草地上,落日余辉中,白马身上披上了道道金光,使人不由得联想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是记者近日访问位于长江源区的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乡时看到的动人景象。

    唐古拉乡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乡,五点一万平方公里,发源于格拉丹东雪峰的长江源头——沱沱河从境内流过。这里有青藏线上著名的沱沱河兵站、沱沱河上的长江第一桥。

    唐古拉乡地域辽阔,人口却极其稀少,常住人口约一千一百八十人。沱沱河兵站附近的小街上只有二、三十家小小的餐馆和商店,除了打台球的藏族少年,街头几乎看不到行人,显得十分冷清。兵站是当地最大的建筑群,来来往往的庞大军车车队形成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然而,随着不久前青藏铁路全面开工,兵站“独大”的局面终于被改变了。承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第八标段的中国铁路建设集团第三工程局来到了这里,中铁三局的现场指挥部租用了兵站最好的大楼。

    在街头一家名为“格拉丹东”的藏式茶馆里,记者结识了牧羊人布亚、亚布、库堆兄弟仨以及亚布的妻子南木错,并邀请他们一起喝青稞酒和酥油茶。长期以来,当地牧民们随意放牧,造成了草场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不久前乡政府决定将草场分到牧民个人,以保护草场和提高牧民的收入。布亚兄弟仨每人各分得了一万亩(十五亩合一公顷)草场,他们这个家庭共拥有草场三万亩。目前他们只养了一百多只羊,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羊的数目增加到一千五百只。据了解,在当地,羊的市场价大约为二百多元一只。

    据当地官员介绍,唐古拉山乡的牧民们还是比较富裕的,而那些没有牛羊的当地村民则相当贫困,他们大多数靠当地的小煤矿为生。

    记者访问了河边的一家人。破旧的土坯房到处是裂缝,门口扔了许多空瓶子和一些像是拣来的废旧物品,屋里的摆设十分陈旧,看得出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男主人到煤矿上班去了,他一个月二百多元的工资就是这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女主人自称汉名叫李全,至于藏名,她和家中的一位藏族老奶奶嘀咕了半天也没能讲清楚。李全只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十二岁的女儿达娃卓玛。“太穷了,没有能力养第二个孩子。”李全解释说。

    从他们的家境看,达娃卓玛小学毕业后估计没有可能上中学,因为当地能上得起中学的孩子必须到四百二十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就读当地的民族中学。

    由于种种原因,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很差,乱采乱挖严重,垃圾四处堆放。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青海省格尔木市近日成立了长江源区水土保持监督站,唐古拉山乡小学也在今年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成立了“长江源第一小护卫队”。十几位水保监督队员将对长江源区内各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监督,二十多位护卫队小队员的主要工作是拣拾河边的垃圾,并监督村民们不得随意往河边扔垃圾。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虽然守着沱沱河,村民们却不得不到十几公里以外的“九十道班”矿泉水厂以每百公斤五元的价格买水吃,因为沱沱河水和当地的井水都发苦,无法饮用。记者注意到,中铁三局指挥部的人们饮用的是发苦的当地水,招待客人用的是瓶装矿泉水。

    沱沱河兵站一带海拔约四千五百五十米,对外来者而言,高原反应永远是这里最难以克服的障碍。青藏铁路开工才三个月,已有一些铁路建设者由于各种高原性疾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前来采访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成员们虽然只在兵站过了一夜,却病倒了三分之一,多亏有两位当地的医生随时给予及时的治疗,才避免了严重的后果。(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