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加拉湾的月亮》第四十六章:伟大的殖民者

(2011-03-23 00:56:51)
标签:

日本

阿拉伯语

南亚地区

香料

人类社会

杂谈

分类: 纪实
    我在孟加拉国后期,发现在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如果不懂阿拉伯语的话,多少会遇到一点障碍。尤其是关于伊斯兰家等宗教问题。我一度打算专门找个班学学阿拉伯语,后来因为时间关系作罢。
  尽管如此,我还跟国家语言学院的院长成了好朋友,从他那里了解了许多阿拉伯语言文化和历史知识。
  除了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时都深刻地影响了南亚地区,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非洲黑人都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做出了贡献。从南亚地区的语言当中都可以看出这些影响的存在。一些语言和民族的形成与这些民族的到来和入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夹杂了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乌尔都语、行伍出身的锡克族。南亚存在大量黑人,他们是第一代非洲奴隶的后裔,当然早已与其他民族和人种混血。通常大家谈论起黑奴和黑奴贸易大多指二三百年前欧洲人大量从非洲贩奴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但南亚黑人的历史比他们要早一两千年,世界上最早的黑奴贩子并非欧洲人,而是阿拉伯人,他们曾大量向南亚贩运黑奴赚钱。
  对古代欧洲人来说,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料产地,中国是最好的丝绸和陶瓷产地。当年欧洲人之所以迷恋印度香料,是因为欧洲人多为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一直为如何储藏肉食和处理变质肉食而伤脑筋,于是他们逐渐学会用各种腌制和烹调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古代欧洲人传统上不洗澡,特别依赖香料来掩盖体臭。因此,欧洲人长期从印度(南亚)贩运香料,进而以武力手段征服南亚地区,企图长期控制香料产地。
  由于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陆路前往东方要跋涉万水千山,十分艰辛,因此擅长航海的欧洲人在各国国王的命令下甚至亲自带领下纷纷走海路进军印度。由于古时航海技术和装备条件,以及气候季风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哥伦布航海之类的无奈的壮举。其实他们不过是“被航海”,他们的目的没后人形容的那么高尚,其实他们就是去找香料的。难怪中美洲有他们“发现的”所谓印度群岛。
  古代航海其实大半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冒险事业,稍有不慎就一命归西。
  澳门回归时我买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专门讲欧洲殖民者和“航海家”的英语书,使我对这些冒险家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刮目相看。
  澳门是欧洲人前往日本的最佳下海处。换句话说,从澳门下海,飘到日本的可能性最大。鉴真和尚当年七次东渡日本,实际上那是成功的数字,失败的不知有多少,经常下了海过了很久又漂了回来。山东、江苏、浙江虽然离日本最近,但漂到日本的机率反而可能比远在几千里外的澳门和越南许多地方小,这就是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
    无论如何,殖民者的所作所为虽然充满了利己主义的阴影,往往负载着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梦想。但是,必须承认,殖民者,尤其是那些航海家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不畏艰险和牺牲,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不断开拓新的疆域。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交流与沟通,也加速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的发展和变革,最终还是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殖民主义并非一无是处,殖民者、探险家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殖民主义与殖民者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一部分,谁否认这一点,谁就是无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相。这种人永远无法真正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