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加拉湾的月亮》第三十八章:泰戈尔故乡之路——中国人的教训

(2011-02-22 00:34:35)
标签:

库什迪亚

孟加拉国

友谊大桥

《解放军报》

孟加拉湾的月亮

文化

分类: 纪实

    泰戈尔出生在孟加拉国的库什迪亚,成长并成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幸运的是,我曾经二度访问库什迪亚。可惜的是,我去采访的是一个不成功的中国公司承建的公路项目。

    广西一家公司在泰戈尔故乡库什迪亚往贾木那河边修了164公里,结果成了中国公司盲目参加海外工程遭致失败的典型,损失惨重,教训惨痛。
  当时那个项目广西人投标时急于中标,于是开工后马上就发现了问题:报价过低,肯定要赔钱。开工后又乱指挥,而且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结果被印度监理给坑得够呛。当然最关键还是中国人自己坑了自己。巧的是,开工时的总指挥姓张——开张;第二任姓裴——赔钱;第三任姓贾——造假;第四任姓陈——工程终于完成了。
  我去采访这个项目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得到了外经贸部的援助继续开工了。因为我的第一任首席写了篇内参帮他们呼吁,得到了外贸部的关注,拨款500万美元,帮他们渡过难关。据说,这是外贸部第一次为一个非外援项目拨款。所以公司领导很感激新华社,请我们去参观。所以说我是沾了首席的光了。
  此时该公司已经换了第四位总指挥。此人在广西赫赫有名,叫做陈听正,之前曾担任广西自治区公路局局长,为了接孟加拉国这个公路的烂尾工程,自治区特意任命他为南宁市副市长兼南宁路桥(不知是否记忆有误)的老总。陈后来完成任务回国后先后担任过北海市市长、自治区旅游局局长。最后可能是在自治区政协任了个常委。总之这是一位实干的人。
  陈总到任后,指挥大家夜以继日地施工。这项工程本来的确丢了中国人的脸。开工之后迟迟不能竣工。本来当地好歹还算有条破公路,结果由于中国人拖延了工期,两三年的时间里当地道路泥泞不堪,交通遭遇严重阻塞。有些孟加拉人骂中国人:“只会架桥,不会修路”。
  所谓“只会架桥”之说来源于中国政府先后送了三座大桥给孟加拉国政府。我刚到孟加拉国时,有一天傍晚阿祖开车拉着我去看其中一座“中孟友谊大桥”——似乎每座桥都叫“中孟友谊大桥”,但有序号加以区别。
  阿祖开车,我坐副驾驶,后面坐了三对夫妻!都是阿祖那帮黑社会兄弟和他们的老婆。不过他们都是好人。
  后来我自己又去陈总设在库什迪亚的指挥部采访过一次。我自己在院子里找了辆自行车,独自骑车去逛了这座诞生了世界最伟大文学家的小城。
  小城的确很小,很快就逛了个遍。我不仅逛遍了大街小巷,而且还去法院旁听了一会儿。孟加拉国法院是开放式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去旁听。自己找个座就行了。不像咱们中国又是登记、又是安检的,最后还不一定进得去。中国法院常常找个莫须有的理由就把他们不喜欢的人给挡在外面了。
  我在街头看见有个小书店,我问店主是否有买孟加拉国叛逆女作家TASLIMA NASREEN的书。这位女作家曾经引起当地极端主义者的极度愤怒,他们一度游行示威要求处死她。

    店主看我是个外国人,立即说有。只见他鬼鬼祟祟地从柜台下面取出一本报纸包着书,打开一看,果然是TASLIMA NASREEN反映农村妇女生活的《LAJJA》。库什迪亚果然是大文豪泰戈尔的故乡,达卡根本买不到这本禁书。

    孟加拉国人口的90%以上是穆斯林,有许多忌讳。比如店铺里虽然摆着卫生巾公开卖,但卖的时候店员一定会用报纸包好递给顾客。TASLIMA NASREEN的书直接用报纸包好了卖,由此可见它对很多当地人来说是个大忌。

   

    我把这位女作家的书跟我的其他孟加拉国语书(包括小说、教科书和词典)一样一本不少地带回了国。至今还静静地立在我的书柜里。我在孟期间曾看过几页,回国后几乎再没翻过——翻也没用,不用字典几乎看不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