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的月亮》第三十六章:流浪儿
(2011-02-22 00:09:45)
标签:
塔卡孟加拉国孟加拉湾的月亮可乐议会大厦文化 |
分类: 纪实 |
孟加拉国有大量贫民窟和流浪儿,在中国人看来很稀罕。我在的时候,达卡800万人,500万住贫民窟。一旦失火,一烧一大片。
流浪儿满街都是。他们往往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人做事赚点小钱。这种景象中国还是很少的。
在市场买东西的时候,这些流浪儿就是最好的临时助手。
除了第一次戈比把我领到的那个肮脏的二号市场之外,大多数时间我自己总是去一号市场。
每当我把车停稳后,就会有大群流浪儿簇拥上来,他们大多数人手里拿个筐子。我一般视自己需要采购的量来决定用谁。如果买东西多,我就选个半大小子,如果东西少,我就选个小姑娘。总之,尽力让每个孩子有赚钱的机会。
有时采购量特别大,我就会招呼两三个孩子跟着。那个时候感觉可神气了。
这种临时工的收费并无固定,有时他们自己会跟你讨价还价,遇到老实的就由人家给多少是多少。所以也就形成了个基本的“市场价”。东西多了给个4-5塔卡,少了给个2-3个。反正差不多相当于1-0.5元人民币一人次的样子。他们从你走进市场就跟着你,一直到把顶在头上或提在手里的筐子装满,送到车上。
有位流浪儿属于比较机灵的那种,每次看见我总上来先帮着找车位,再帮我开门,拿东西。所以我用他比较多。名字忘记了。有一次是什么节日,我就给了他100塔卡。后来就有一段时间看不见他了。正纳闷着呢,有一天我在一家个体商店看见了他。原来他已不再待在流浪儿堆里帮人拿东西了,而是到这家店里当了伙计。也算是自我提升了吧。
流浪儿多。我常“照顾”他们生意。另外由于我是个比较容易相信他人的人,所以用这些流浪儿的机会比一般人,尤其是中国人,要多得多。
有一次我的车坏了。天很热,我站在修车铺门口看着修车,口很渴。
抬头看见不远处有几个流浪儿,我向其中一个招了招手。他马上跑过来,喊了声:BOSS!
我拿出10塔卡给他,说:KOKE KAITE JAI——我要喝可乐。
小家伙拿着钱就跑了。大概附近没卖可乐的。过了很久他捧着瓶冰镇可乐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我拿过可乐,顺手把剩下的塔卡给了他。
在孟加拉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我也常跟这当地人或中国公司的朋友出去。有一次我跟一位中国公司的老总出去,回来的路上车坏在郊外公路上,爆胎了。当时天已经黑了,我们就等在路边,请路过车停下来帮忙。很快等来了一辆当地人的车。那个司机把自己的车灯打开照着我们的车,帮我们把轮胎卸下来,但我们那次好像备胎也坏了或是没带。我们请那位司机先走了,怕耽误人家的事。又等来一个骑车的小伙子。我们请他骑车把轮胎送到前方几公里意外的修车铺。等他修好后又送了回来。给了他多少钱我忘记了。因为不是我给的。
在孟加拉国待久了,我能一眼看出哪些人是流浪儿,哪些人可以随时帮你做事情。
我把这种“优良作风”带回了国,居然也有效,只不过花钱多一些。每次我的车坏在路上我都会等出租车来请司机帮忙。一般他们都会帮忙的。有一次我跟表弟在江苏哪个城市也爆胎了,我表弟不知如何是好。我却很坦然地走到一个出租车前=请求帮助。那个司机没带扳手,我们讲好价钱,请他回去拿了扳手来帮我们换了轮胎。最后好像给了50元。
我自己有一次在天坛附近爆胎了。当时大概是半夜一两点钟。我就走到一辆在夜总会门前等客人的黑车跟前,请两位小伙子过来帮忙。他们帮我把轮胎换下来,之后又开他们的车去给我补了胎,再返回来帮我装好。当时是冬季,那天夜里特别冷,他们并没有跟我要钱。但我还是坚持给了他们200元。我跟他们聊了几句,发现他们都是四川来打工的外地青年,开黑车风险还是很大的。
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很浪费钱。其实不然。花钱买平安,许多被抢劫的人如果早拿点小钱出来本来是可以免遭劫难的。
有一次我半夜在达卡市中心的议会大厦附近爆胎了,半天才过来几位年轻人。一聊居然是大学生。他们没有任何工具,硬抬着帮我换了胎。本来他们只跟我要100塔卡。我拿出钱一看全是500一张的。后来他们还要去找钱给我。我说就这样吧。穷学生也不容易。再说深更半夜的,再拖下去我可能就要遇到麻烦了。
孟加拉国人多,满街都是人。大概因为高楼少,街上的人就更显得多了,里面有许多流浪儿童和成年人。
流浪儿满街都是。他们往往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人做事赚点小钱。这种景象中国还是很少的。
在市场买东西的时候,这些流浪儿就是最好的临时助手。
除了第一次戈比把我领到的那个肮脏的二号市场之外,大多数时间我自己总是去一号市场。
每当我把车停稳后,就会有大群流浪儿簇拥上来,他们大多数人手里拿个筐子。我一般视自己需要采购的量来决定用谁。如果买东西多,我就选个半大小子,如果东西少,我就选个小姑娘。总之,尽力让每个孩子有赚钱的机会。
有时采购量特别大,我就会招呼两三个孩子跟着。那个时候感觉可神气了。
这种临时工的收费并无固定,有时他们自己会跟你讨价还价,遇到老实的就由人家给多少是多少。所以也就形成了个基本的“市场价”。东西多了给个4-5塔卡,少了给个2-3个。反正差不多相当于1-0.5元人民币一人次的样子。他们从你走进市场就跟着你,一直到把顶在头上或提在手里的筐子装满,送到车上。
有位流浪儿属于比较机灵的那种,每次看见我总上来先帮着找车位,再帮我开门,拿东西。所以我用他比较多。名字忘记了。有一次是什么节日,我就给了他100塔卡。后来就有一段时间看不见他了。正纳闷着呢,有一天我在一家个体商店看见了他。原来他已不再待在流浪儿堆里帮人拿东西了,而是到这家店里当了伙计。也算是自我提升了吧。
有一次我的车坏了。天很热,我站在修车铺门口看着修车,口很渴。
抬头看见不远处有几个流浪儿,我向其中一个招了招手。他马上跑过来,喊了声:BOSS!
我拿出10塔卡给他,说:KOKE KAITE JAI——我要喝可乐。
小家伙拿着钱就跑了。大概附近没卖可乐的。过了很久他捧着瓶冰镇可乐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我拿过可乐,顺手把剩下的塔卡给了他。
在孟加拉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我也常跟这当地人或中国公司的朋友出去。有一次我跟一位中国公司的老总出去,回来的路上车坏在郊外公路上,爆胎了。当时天已经黑了,我们就等在路边,请路过车停下来帮忙。很快等来了一辆当地人的车。那个司机把自己的车灯打开照着我们的车,帮我们把轮胎卸下来,但我们那次好像备胎也坏了或是没带。我们请那位司机先走了,怕耽误人家的事。又等来一个骑车的小伙子。我们请他骑车把轮胎送到前方几公里意外的修车铺。等他修好后又送了回来。给了他多少钱我忘记了。因为不是我给的。
在孟加拉国待久了,我能一眼看出哪些人是流浪儿,哪些人可以随时帮你做事情。
我把这种“优良作风”带回了国,居然也有效,只不过花钱多一些。每次我的车坏在路上我都会等出租车来请司机帮忙。一般他们都会帮忙的。有一次我跟表弟在江苏哪个城市也爆胎了,我表弟不知如何是好。我却很坦然地走到一个出租车前=请求帮助。那个司机没带扳手,我们讲好价钱,请他回去拿了扳手来帮我们换了轮胎。最后好像给了50元。
我自己有一次在天坛附近爆胎了。当时大概是半夜一两点钟。我就走到一辆在夜总会门前等客人的黑车跟前,请两位小伙子过来帮忙。他们帮我把轮胎换下来,之后又开他们的车去给我补了胎,再返回来帮我装好。当时是冬季,那天夜里特别冷,他们并没有跟我要钱。但我还是坚持给了他们200元。我跟他们聊了几句,发现他们都是四川来打工的外地青年,开黑车风险还是很大的。
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很浪费钱。其实不然。花钱买平安,许多被抢劫的人如果早拿点小钱出来本来是可以免遭劫难的。
有一次我半夜在达卡市中心的议会大厦附近爆胎了,半天才过来几位年轻人。一聊居然是大学生。他们没有任何工具,硬抬着帮我换了胎。本来他们只跟我要100塔卡。我拿出钱一看全是500一张的。后来他们还要去找钱给我。我说就这样吧。穷学生也不容易。再说深更半夜的,再拖下去我可能就要遇到麻烦了。
孟加拉国人多,满街都是人。大概因为高楼少,街上的人就更显得多了,里面有许多流浪儿童和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