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次行情的性质是反转——2319以来的第二波上涨攻击浪!!!

(2011-06-26 09:21:08)
标签:

股票

       大家好!!!周五的放量中阳给大家带来欢喜,也给2600点空头出其不意的一击。今天重点就行情的性质、如何把握盈利机会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我们先来前贴回顾——
     股指破2661与6月3日、7日共振,趋势大逆转!!! (2011-05-24 20:40)
    6月份指数200点区间震荡,个股再现交易性机会!(2011-06-6 22:40)
     现在是个股中线布局的最好时机!!! (2011-06-12 20:02)
    极度恐慌市场氛围中更需要理性判断!!! (2011-06-17 08:32)
    2个月的上涨行情随时展开!!!(2011-06-21 08:56:31)
     
    今天再看这些观点,回味无穷!一直跟着看我的文章的朋友,应该非常清楚我的风格 了,第一不马后炮;第二,观点的前瞻性与连续性;第三,观点鲜明,没有模糊概念更没有神秘感。
     底、顶部不是一次碰对,998、1664、2639、2319——到现在。
     关于5.24日第一帖大逆转的预测进行说明,首先这个时间周期有效,大家知道,趋势逆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时间、空间的共振,而6.3——6.7时间到,而空间只差几个点破2661,这就是主力阴谋。利用提高存款准备金和CPI数据公布利空进行最后的诱空,并作出连续四天跳空阴线完成挖坑动作。为此,我在6.6补充写了【6月份指数200点区间震荡,个股再现交易性机会!(2011-06-6 22:40)】一文,这样的做盘就完成了空间的共振,也就是说大盘逆转条件成熟。
    鉴于此判断,我宣布在2600点做个死多头等并写了坚决看多的文章,也正是在破2661时,在主力玩跳空四连阴的骗筹中,大部分分析人士开始极度看空。认为是破位的大盘继续下行,这恰恰给市场逆转创造了又一个完美成熟的条件。
    因此,大家好好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写下自己的心得日记非常重要!!过去的不再说。2610启动的行情是什么性质?如何把握这次行情的盈利机会是大家关注的,尤其行情性质正是市场关注与争论的焦点。下面谈我的观点!
      二:2610行情性质:结论是这波行情是反转而非反弹。是2319以来的第二攻击浪;那些猜指数破2319的朋友们恐难如愿以偿。前面帖子说过,说破2319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趋势中2319的意义是什么?
     2610点上涨第一阻力看图——-http://i5.jrjimg.cn/201106/26/bbs_attach_img/bbs_attach_img_13090492121871.jpg

短期指数还有震荡,但是无碍上升趋势的继续。攻击的第一位置还是在长期箱体的倾斜压力线那里。那里关注获利大的股票属于高抛减仓位置。

    2610上涨的第一连续周期——是2个月,这前面有转帖写明不再重复。
     三:如何把握这波行情的最大获利。
     1、不要在在底部确认震荡这里说什么高抛低吸,握住低位筹码是唯一选择。散户最容易在底部说什么高抛低吸,那都是混帐逻辑。更是在中级行情启动时,对行情性质认识不足而做出的傻事。持股是唯一选择!!
     2、这次行情很多个股都是以涨停板开始的。比如券商、地产,为什么?是因为这里的底部筹码主力不想让大家跟进。这就是我历次强调的,中期底部左侧交易的重要性。
    看看601166、601601是怎么涨起来的吧。黄金套是如此的简单。考证的是人的意志力。
     3、这次行情所有版块都有共振性上涨。无论是蓝筹还是杀跌的创业板、中小板、特别次新股。四新题材股都会有较大机会。
     4、底部筹码是黄金,估值便宜的依然是中线选股的首要条件。重点关注半年报预增个股。还是不要参参与二、八转换之类的讨论。专心选好个股,逢低买入,一路持有!下个顶部时间我依然会提前分析给大家。
     5、这波行情重多个股都有翻倍收益!!
     综上所述————2610启动的是一轮反转行情;是2319行情的延续即第二攻击波;是2011年的第二次大的盈利机会,这次盈利机会远胜于春季行情。是我们散户千辛万苦迎来的股票投资的好日子。不要被一些黑乌鸦嘴忽悠的再次错过发财的机会。
    祝大家好运!!!!更祝愿抄底的散户朋友们一路稳稳的坐在轿子上,享受财富增长的快乐吧!!!!
   我的观点,仅供交流,盈亏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