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在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

(2011-05-22 10:58:38)
标签:

股票

      不知不觉一眨眼5月份只剩下7个交易了,【五月份的市场调整是主基调!!!!!!!! (2011-04-30 14:58)】一贴的预测基本符合市场走势。5月份杀出底部,将迎来震荡筑底的6月份趋势。市场走到今天这个样子,指数在纠结,大家的情绪在纠结,不仅是散户,更有机构也是这样,只有社保基金从来不纠结,该做什么做什么;打枪的不要!!
    市场期待的5.19行情没有来;市场恐惧的5.30会来吗??那么市场恐惧的杀跌会怎样呢???国际版又是给市场释放的什么信号呢??市场在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这些问题谈我的观点与大家交流。我认为比猜指数今天涨明天跌重要的多。
   一、5.30个股杀跌会来吗?这里可以参考几个指数——即上证380周线图;399006;399005;还有行业分类指数,从这些指数看,特别是380指数破掉日线平台,离年线尚远,也就说主板里的涨幅大的强势股亦加入补跌行列,而创业板指数目前走在3——3结构,不会大幅杀跌了,接下来无论走3——3——5还是走3——5结构,这里都是启稳震荡反弹走势。07年的5.30是8股集体涨幅过大情况下产生的共振形成,而今天5.30不会是8股集体共振形成5.30杀跌,这是我的观点。防范5.30杀跌必须参照分类指数作出结论,不能一概而论。看看自己股票属于哪一类呢????炒高了个股就是风险个股,个股风险大于指数风险。
   二、上证指数短期趋势会怎样呢?上证指数将在5月底再一次释放打压风险。看看金融、地产两大指数中期趋势远没有走好,日线反弹为什么一波反弹后会再次回到原点呢?趋势上受90、120、181周线这些长期均线反压,即使日线趋势再强也难以突破3478点以来的箱体运行,走出翻转趋势尚需时日。所以,短线下周的反弹回落走势属于大概率事件;6月3日之前有杀跌可能,股指去刺破年线。6月7开始探底反弹。力度要大于2821点的反弹。从目前盘面看,也没有新资金入场迹象。社保基金入市是个积极信号,但是何时入市要搞清楚,据我几年的经验,社保基金出现在个股的10大股东时,一般都是炒高的,已经是要出货的标志。不要盲信盲从。还是以趋势为主。
   三、国际版的消息刺激了一些外资股短期暴涨,是不是带来这些股票大的行情呢?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看看有关三版的炒作就明白了,我多次说过,散户要用智慧炒股,不要用视觉和听觉炒股。看到的听到的消息多半都是垃圾消息,要用智慧去辨析。我认为国际版推出,释放的是一个市场估值体系重新洗牌的一个消息。也将导致整个市场估值的变化。看看新上市个股市盈率明显降低。这对将来行情的选股很重要,必须把估值纳入选股体系。估值体系要重在选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做目标,但要强调好的上市公司必须在一个合理低估值上作为切入点。实际上学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价值规律概念,这个用在炒股最确切。价值中枢对股价的牵引是永远不变定律。
    四,综上所述:市场在重新洗牌,杀跌是为了诞生市场的新生儿,分娩之前总是极其痛苦的,估值尤为重要,这点散户喜欢追高、追涨的朋友们尤其高度重视。市场在这里铸就跨年度行情的底部,底部是区域,不要集中在猜点位上,市场指数交给主力去做,我们要做的就是选股、跟踪、等底部走出来,大资金他们必须左侧交易,我们散户可以完全右侧交易,也可以半仓左侧交易,半仓右侧交易。散户要注意的是,底部出来了,行情来了,自己却被套在高高的上岗上了。不要接主力出货的票。
    五、低股价、低估值、高成长、未被市场爆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股票将会跑赢大盘,成为长期大牛!把注意力从关注指数波动转移到精选个股上!!
    短线看空,中线看好!!!杀跌乃属黎明前的黑暗,无惧无畏!!市场杀跌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有答案了吗?

    市场杀跌——-不要怕。1、2、3快乐向前冲!!

    指数走势继续关注【一张图来看看上证指数的中长期趋势演绎市场在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2011-05-04 18:44)】
   

    承诺的账户展示推迟几天,还有一只股票没有减仓。声明账户展示不要盲目跟风,一般都是减仓的票。

 

   实盘在微博提供盘面即时信息,喜欢交流的朋友可参与。http://www.zszq.com.cn/bbs/images/url.gifhttp://t.sina.com.cn/1937776531/profile/

   祝广大散户朋友们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