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正面管教亲子关系为人父母 |
毫无征兆地,卓一大早赖床,哭闹着不要去上游泳课了。
学期伊始,在家庭会议上商量卓这学期上什么课外班。我们不希望课外班占用她太多自己的时间,所以只限定在一个班,而且是和文化课不相关的。之前一直上画画课,卓提出想换换。爸爸建议游泳课,卓很喜欢戏水,是时候提高下技艺了。卓同意,带她去见了教练,相处愉快。和卓讲好不可中途改主意,就报了班。之后上了几节课,进步满快,每次都要求上完课后再在游泳池多玩一会。
今天又是上游泳课的日子。早上爸爸去叫卓起床,她一开始哼哼唧唧不愿起床,说不想上游泳课,说着说着,嘴一撇,哭起来。爸爸教育了几句不要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之类的话,卓哭得更厉害了,踢着被子抱着枕头哭喊:我就是不要去!你们总是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爸爸说: 妈妈快来, 正面管教下。
真巧,前不久在工作坊上讨论过孩子不愿上兴趣班的问题,今天,挑战就实实在在地来了。妈妈走进卧室,搂住蹬腿哭闹的卓,等她稍稍平静一些,说:你很生气,恼火,是吗?卓抽噎着点点头:我不开心。妈妈:我听你说不想上游泳课?卓继续抽抽嗒嗒:我不想让教练教,他会骂的。妈妈:妈妈知道你现在很不开心,我们待会再说,先起床,好吗?不管上不上游泳课,现在到起床时间了,起床后我们来计划下开心的一天。妈妈亲了亲卓的小脸,去书房工作了。(其实妈妈如果不赶快转移,很容易被卓的情绪影响而控制不住也恼火起来。)
卓不情愿地起床了,哭丧着脸一个人吃早饭。过了一会,卓走进书房,坐到妈妈怀里。妈妈怀了小妹妹之后,卓好久没有坐在妈妈怀里了,因为这样坐实在很挤。妈妈:想说说游泳课的事吗?卓:好吧。卓坐在妈妈身上被挤得有些不舒服,我们稍转下身,都面向窗口。窗台上放了一个卓做的手工圣诞树,并排坐着看不到卓,妈妈用搞笑的语气说:我现在看不到你只好把圣诞树当作你了。圣诞树还想游泳吗?卓笑了:圣诞树喜欢游泳,可是不喜欢有人教,上游泳课不开心。妈妈继续用搞笑的语气:那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圣诞树的游泳课变开心呢?卓:不知道。妈妈:要么和教练去说今天的课自学?卓:要么说圣诞树生病了,不能上课了。妈妈:可是圣诞树看上去很精神啊。卓:我真的想呕吐,头晕。妈妈:需要去检查一下吗?卓:可我有时候晕有时候不晕。妈妈确定卓并没有身体不适。游泳课的时间快到了,卓显然很喜欢装病这个选择,开始更逼真地表演起来,眼睛微闭,做浑身无力状,最后索性一滩烂泥一样趴在地上。妈妈心里有些烦了,但还是同情地说:你看上去真的很难受,我们赶快去医院吧。卓:不用了。妈妈:那去和教练请假,妈妈陪你去,但要请你自己去说。卓:嗯...... 好吧。
走到会所门口,停下来,妈妈拉着卓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说:再考虑下,你是愿意去自己和教练请假,还是去游泳但不用教练教?卓犹豫了一下,说:那还是去游泳吧。但是我可不可以少游一会?还有,教练同意不管我吗?妈妈:我们可以和教练商量啊。卓:那妈妈去和教练讲。妈妈:好,我和教练谈让你自己游,你来说少游一会。就这样,卓进了游泳馆,换好衣服,妈妈和她一起去和教练讲,教练同意了。于是卓上了半堂自由的游泳课。
晚上,出去玩了一天的卓情绪很好,和爸爸斗嘴玩,爸爸说她是“常有理”。爸爸临时走开,卓小朋友常有理正玩得意犹未尽,来找妈妈继续,妈妈提问,卓马上给出理由。妈妈趁机问:为什么不想上游泳课?“常有理”说:因为教练很凶,骂人的。妈妈:怎么骂的?卓演示了一下,还演示正确的语气应该怎么说。客观地讲,卓演示出的教练的语气语调严厉,但绝非骂。卓可能习惯了彬彬有礼温柔地说话,对严厉的语气一时无法接受。卓说:老师其实没有骂我,因为我学得好。游泳班里有个孩子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和我一样,他老是学不会,老师就说:XXX,这个动作不对!我听得就很害怕。妈妈:哦,原来是教练说话让你害怕。那换个教练吗?卓:不要,教练会伤心的。妈妈:你的办法呢?卓:那我还是慢慢适应吧。妈妈:妈妈怎样能帮你适应?卓:嗨,现在是我们玩游戏时间,不能讨论。妈妈:最后一个问题,以后的游泳课还上吗?卓:当然,现在问别的问题,我是常有理。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妈妈最深的感受是:理论好讲,实践很难。最难的是掌控自己,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拖进去,被她的行为所左右;帮助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在冲突过程中用拥抱传递爱与支持,用幽默化解对立。妈妈最欣慰的是卓决定去适应严厉的教练,而不是逃避。接下来,妈妈要考虑的是如果卓尝试去适应遇到困难,如何能帮到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