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无好问诗赞其曰:“焕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
山顶海拔大概1100米,山高200米左右。不高,但崎岖险要,到这里爬山,有些探险的味道。
它的旁边有一座莲花山,与其相邻的是石鼓山,石鼓山的旁边是石鼓寺,寺中有元代建筑,庙堂之中有元代壁画,院中有唐代酸枣树——树之奇特
莲花峰上有肖形石鼓最为壮观。
攀上石峰,便可见那群石支架的天然石鼓形若巨勺倒扣,昂然翘首悍然向下。
《崞县志》里曾记载:“天涯岩际有石,形似鼓,风吹厂窃,如闻鼓声。”
一块巨石,头大尾细各从岩出,斜跨20多米,中间形成一硕大空洞,致使现两端友撑点极小,凌虚而架,摇摇欲坠,给人留下一种撼天动地的气势。
据《崞县志》载,元代初年,一位姓延的介休人乐善好施,在石鼓山下建了一个舍药院,为当地百姓消灾除病,一天深夜,延氏夫妇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人喊嘶声,便隔窗斗胆相问:“窗外你们是什么人?”窗外的人竟回答说:“介子推驻兵于此!”听说是两千年前的介子推驻兵于此,延氏夫妇深以为神,于脆把舍药院改建了介子推行宫。殿内塑起了介子推和其母的巨像,墙壁上绘就32幅介公生平行藏。于是,东周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石鼓神祠”由此得名。
山的北面,一处人工湖呈现在眼前,清清湖水,波光粼粼,一尊观音塑像矗立水中,通体的白色给人以清新淡雅、至纯至尊的感觉。
天涯山奇特的山势与清新的风景互相呼应,远远的看去就像是一幅画
天涯山的形状就像是牙齿一样,一路九曲蜿蜒十八弯,迂迂回回的,奇石怪岩颇多
莲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庙石鼓神祠。
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
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共有各种建筑物20余间,皆为明清遗物。洞前百米处,立一木牌坊。四往三檐。山门前,旗杆两根,石狮一对,左右钟鼓二楼。第一进院,北为过殿,。南是戏台,左右禅房。第二进院,正殿三间,悬“精忠纯孝”匾,为该寺主体建筑。殿内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
天涯山风景区由五大板块组成,即芳草园景区、莲花山景区、忠孝景区、石鼓神寺景区和北国江南景区,一睹天涯雄姿、“莲花”风韵、石鼓奇特之外,更多的是前来敬拜心中的神灵——介子推大王
雕刻精美的百孝图石雕顿时吸引眼球。这幅镶嵌于石阶中央的“图画”尽显“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那“鹿乳奉亲”、“亲尝汤药”、“行佣供母”、“感母赈第”等一百幅小型石雕图,让人在游离于山水间的心灵在瞬间得到升华


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那形似葫芦的湖泊,还有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万安桥”
(以下两张为网络图片)


若有机会,在这里,在晚上见到这里的风景,应该属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