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751012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闲逛随拍511 易县龙兴观道德经幢
(2018-01-30 06:00:00)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外埠名胜
龙兴观道德经幢
位于河北易县城内东南隅,兴隆观以毁,现存道德经幢一座,唐、元、明碑刻4通,道德经幢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幢身镌刻唐玄宗李隆基御注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据传幢身文字系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是我国现存较好,年代较早,且形体最大的石刻道德经幢,虽有破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
为了便于保护,1986年省文物局拨专款,在其上建六角亭一座,2001年上半年又重修了碑亭。▼
汉白玉材质,由幢座、幢身、幢盖组成,通高6米。▼
上部三面楷书大字“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字样。
楷书大字下及另2面,
刻有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李隆基所颁布推行的敕文。▼
尾题“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仁琬奉敕立,开元二十六年岁次戊寅十月已丑八日壬申奉敕建”字样。▼
下部各面镌唐玄宗李隆基所注道德经全文八十一章。▼
唐代统治者李姓,因为与老子(李聃)同姓,尊老子为始祖,用老子“清静无为”思想来治民。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时期,崇奉道教达到了鼎盛。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亲注老子《道德经》,颁之全国,下诏要求“士庶家藏一本,劝令习读,使知指要”。并命各州县镌刻道德经幢,供人们颂读。▼
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升级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北侧,有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立《梦真容敕》碑,碑额篆书“梦真容敕”。碑阳记唐玄宗李隆基梦见老子真容,逐命使臣和道士寻访,于周至县楼观东南山得遇,旋命各州刻石尊记。赵履信撰文,苏灵芝书单篆额。1994年移存县文物保管所并重立。
唐代书法家苏灵芝画像(来自网络)▼
易县道德经经幢的经文,传为唐代书法家苏灵芝书写,可幢身并无苏氏名款。经专家与易县现存的苏灵芝书写的《易州铁象颂》、《梦真容敕》碑相对照,其字体与经幢如出一人之手笔。由此断定,经幢实乃苏灵芝书写。
苏灵芝
,
唐玄宗时任登仕郎前行易州录事,其书法融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及诸家于一体,号称唐代写碑手。
苏灵芝行书《梦真容敕》碑书法局部拓片(来自网络)▼
龙兴观遗址现仅存石碑三通,古柏一棵。▼
古柏▼
标志牌▼
古柏树下有元至正十一年(1351)立石碑一通,碑额“大元易州龙兴观宗支恒产记”碑,记龙兴观房产、田产数量、四至等。▼
碑阴额“龙兴观正一宗支图”,碑阴上部刻正一派十三代天师宗支图谱和“洪元宫园林事产各处界志”;下部记龙兴观常住土地园林数量、四至等。▼
另明正统八年(1448)石碑二通对峙而立▼
东面一通,额篆“易州
重修龙兴观碑铭”,碑文记重修经过。▼
碑阴刻“龙兴观宗支恒产形图”,为线刻示意图。展示了龙兴观的总体建筑布局和四至范围。▼
从线刻龙兴观示意图可知,平面略呈长方形,
布局自南而北包括道德经幢、十师殿、左右天师殿、真官堂,中为三清殿和东西方丈,后为玉皇殿。有道德经幢1座,碑刻8通。观毁于清末民初。▼
西面一通,额篆“重建龙兴观功行之碑”,碑文首题“重建龙兴观悟玄纯素法师功行碑”,记述了纯素法师主持重修的功德。▼
碑阴首行题“崇教赞成功德主员名”,记功德主名单。▼
本次特聘《北京古迹》群主
天翔128古迹
陪同参访。以上文字内容均参阅《百度百科》网站及《中国文物地图集》一书。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闲逛随拍510 土木华章——山西博物院
后一篇:
闲逛随拍512 清西陵之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