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751012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闲逛随拍427 大同善化寺
(2017-07-12 06:00:06)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外埠名胜
善化寺俗称“
南寺
”,位于山西省大同城西南偶。据寺碑记载,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时名“开元寺”,后晋初更名“大普恩寺”,辽末毁于兵燹,金天会六年(1128)重修。明正统十年(1445)敕颁藏经,赐额“善化寺”。此后,万历、崇祯和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坐北朝南,廊院式布局,中轴线布列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普贤阁、文珠阁与大雄宝殿相对应。寺内现存辽金殿阁四座,金代彩塑43尊,清代壁画190平方米和金、明、清重修碑等。
山门(天王殿)——为现存金代山门中的巨构。▼
山门额“善化古寺”▼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内两侧为四大天王坐像,明代塑造,后世重妆。▼
三圣殿——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为金初代表性木构建筑。▼
佛坛上彩塑六尊,释迦、文珠、普贤均结跏趺坐,胁侍菩萨谨侍立,均经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妆。▼
殿内右侧(左一)存南宋理学家朱熹之叔祖父朱弁所撰《大金西京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石碑。▼
碑文清晰,为大定十六年(1176)立石。额篆“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文楷书,记述善化寺始建年代,辽代屡遭兵燹,金天会六年至皇统三年(1128-1143)圆满大师主持重修、恢复寺庙的始末。宋通问使“江东才子”朱弁撰文。▼
余为明,清重修碑。▼
大雄宝殿——辽代创建,金天会六年至皇统三年(1128-1143)重修。殿前有宽阔的月台,殿顶梁架构造雄伟,是一处具有民族传统的木构建筑。▼
殿额“大雄宝殿”
▼
殿内现存泥塑33尊,金代塑造。
后槽中央佛坛上塑五方佛、二弟子和胁侍菩萨像。▼
大殿两山方砖台上塑二十四诸天像,色调古雅,体现了金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两壁现存佛经故事壁画,为清康熙四十七至五十五年(1708-1716)修葺寺院时绘制。▼
殿前月台前沿当心,清末增设牌坊三间。▼
牌坊两侧为钟、鼓亭,铁钟为明天顺五年铸造。▼
普贤阁——位于三圣殿与大雄宝殿间院落西偶,据阁内梁架题记载,为金贞元二年(1154)一行和尚所建。坐东朝西,双层阁楼式。▼
登阁望东偶文珠阁,民国年间被火焚毁,现为复建。▼
一座寺院,四座辽金建筑保存至今,在国内只有善化寺独有。▼
山门外,大同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的照壁,于1980年拆迁于善化寺,更是给善化寺锦上添花。▼
琉璃砖五龙壁——长19.9米,高7米,厚1.5米。
据《大同县志》载:“此寺为明代万历己未年(1619)所建,康熙、乾隆年间重修。▼
壁面上浮雕着五条四爪金龙,盘旋回绕,上下翻腾,色泽斑斓。这些雕龙,其形态之优美、雕刻之精细、意境之深远,与明代大同代王府的九龙壁可相媲美。▼
本次是《北京古迹》
天翔128古迹
、
古迹寻游
二位群主组织的二日山西省部分访古活动,二车八人前往。以上文字内容均参阅《大同市政府网
》、《百度百科》网站及《中国文物地图集》一书。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闲逛随拍426 大同法华寺
后一篇:
闲逛随拍428 大同县大王村文殊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