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搞幼儿园园本教研

(2011-06-15 16:28:44)
标签:

杂谈

为什么要搞幼儿园园本教研

为什么要搞幼儿园园本教研?

当然不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太过清闲,事实上,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已经太过忙碌和繁重了,重得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忙得有点让人感到倦怠了。

有一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根据这种说法,认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面临着两种理论,一种是上级部门“所倡导的”先进的理论,另一种是教师自己“所采用的”理论。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为的是促使“所倡导的”先进的理论尽快转化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理论,以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从先进理念的获得和理解到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教师改变自身的过程,幼儿园园本教研能通过教师学会研究自己的教学,从而完成这个艰苦的改变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如果这种说法有道理,那么这样一个逻辑前提是必须存在的,那就是:客观上存在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每个教师必须以此作为改变自己教学行为的出发点。

崇尚“科学主义”观点的人,追求的往往是一套客观的、标准化的真理,并将它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幼儿教育改革过程中,这样的看法是有广泛影响力的。例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都已经被我国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作为是先进的理念,有时,只须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冠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的帽子,似乎就可以成为“改革派”了。事实上,这些没有经由充分论证的理论假设一旦被认作为客观真理,成为了实现幼儿园园本教研价值的逻辑前提,那么,据此推理而获得的一切就一定只会是“套套逻辑”的结果。

生态取向的教育研究恰恰与上述的观点相悖。这样的研究主张的是,去除实际情景的教育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来自于教育生态关系,意义是由身临教育现场的人主观赋予的。这样的观点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相一致的,它不迷信公认的权威,不信奉所谓的真理,在“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之间,更在乎的是“所采用的”理论(或称作实践性知识),通过园本教研,不断去建构和完善属于教师自己的理论,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观点与“发展是硬道理”也是相一致的,它不在乎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所谓的先进理念,它在乎的是实践中是否行得通,在实施中是否行之有效,通过园本教研,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不把为什么要搞幼儿园园本教研弄清楚,而只是跟风地去赶时髦,那么,园本教研也许只会成为强加于幼儿园教师身上的又一个额外负担,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套在幼儿园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