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二氧化氯标准溶液标定方法简介
(2014-07-02 16:23:40)
标签:
美食 |
分类: 二氧化氯基本知识 |
在二氧化氯研究和制作中,免不了要配制和标定纯二氧化氯标准溶液,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标定方法。
1.碘量法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二氧化氯可将I-定量氧化为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Na2S2O3的用量可计算出二氧化氯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2ClO2+10KI+4H2SO4→2KCl+4K2SO4+5I2+4H2O
I2+2 Na2S2O3→Na2S4O6+2NaI
2.硫酸亚铁铵法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二氧化氯能将 Fe2+定量氧化成Fe3+,过剩的 Fe2+用高锰酸钾(KMnO4)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出现淡红色,根据 KMnO4用量可计算出二氧化氯含量。
反应方程式:5Fe2++ClO2+4H+→5Fe3++Cl-+2H2O
5Fe2++MnO4-+8H+→5Fe3++Mn2++4H2O
3.分光光度法
原理:利用二氧化氯在360nm 处有一吸收峰 ,其摩尔吸收系数为 1230L·mol·cm-3来测定二氧化氯含量。
A = εbc
其中,前两种方法是标定二氧化氯含量的容量法,适合测定较高浓度的二氧化氯,而且为减少测定过程中的实验误差,需要做空白实验。分光光度法则适合测定浓度较低的二氧化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前一篇:二氧化氯及亚氯酸根的分子结构
后一篇: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