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使用是一种是具象图形符号(比如老虎),一种是抽象概念符号时(可爱的),结合手法就是用抽象感觉形式去描绘具象图形符号。可爱的风格我们会想到很多种,比如点化的效果可以表现轻松可爱,线条化的效果也可以等等。但无论是什么风格,无外乎是通过处理形状,色彩,质感,体积感、空间感、时间感、运动感、等来表现某种你想表达的感觉和风格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归纳出这些风格常用的手法,来练习掌握每种风格的常用处理手法。
至于其他的风格,比如常见的折纸啊,涂鸦啊,都可以在掌握基础手法风格后,模仿训练,那些都是软件技巧而已,不属于思维上的处理技巧,不同的处理手法就会有不同的表现风格,你有毛笔就有水墨味道,用水彩就是水彩味道但这不是你首先训练的,这些风格都可以在你掌握了以下几种基本思维方法后自己研究开发。
常用图像编码方式: 用抽象感觉的形式来描绘具象概念的符号
表现方式: 用抽象感觉的形式来描绘具象概念的符号。如用一种点化的风格或者一种块状的风格分别来绘制一只老虎,得到的标志解读一个是轻松的老虎,一个是力量感的老虎。
把握关键: 品味常用的视觉表现方式带来的感受,大致可以分成:
1、二维平面化效果 (点化效果、线化效果、面化效果) 2、色彩的表现 3、质感的表现 4、体积与空间的表现
5、时间和运动的表现 6、视幻错觉的表现
每种风格都有其常用的手法,比如如何表现空间体积感,就有8、9种常用的手法,如果你能全按照方法去训练,就可以很快掌握。
http://s10/mw690/00273Rcegy6EiABoFC169&690
上图中的具象图形,抽象图形,和中英文字符号,都是点化效果,或者说通过点化效果,来表达想要传达的感觉。
针对第三类:1)抽象概念符号 +
抽象概念符号
我们在挑选符号时,即使从发散思维的符号集中挑选出来的都是抽象感觉符号也无所谓,比如假设我们挑选出的抽象概念是“辉煌的”“团结的”,如果你不会用抽象抽象形式来表现,那么你可以再次联想具象符号,比如由辉煌联想到太阳,日月同辉,锁链等等具象符号,再按以上的两种手法做设计,但是如果不再联想,就要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现了,我们可以在形式上选择具备辉煌感觉的抽象图形,这类抽象图形也往往都石油某个具象的图形极度抽象出来的。辉煌的形式感,往往提炼与和辉煌有关的事物形态结构,最终可能会落到发散结构归类中,因为发散结构,在形式上和辉煌的心理印象一直,当然还有很多形式也可以,除了形状上,色彩上一样可以配出辉煌感觉的形式,质感上,空间感上都可以。这里面见不到具象概念的图形符号,但是这个抽象概念也是我们标志要传达信息,我们需要这样的形式感的抽象图形符号来向客户说明。
常用图像编码方式: 通过力的形式感来表现抽象感觉
表现方式: 多用抽象图形(一般为几何形态)通过形态感觉,色彩感觉,质感感觉来表述一种抽象感觉,结合形状及色彩象征来表达标志信息等。因为当一个图形我们能够看出它是什么事物时,我们会先解读它的意义,而如果我们不能一下识别出它是什么,那么我们就会去感受图形的形式带给我们的感觉。比如,你看到一个发射感强烈的图像,你不知道它描绘的是什么事物,但是发射这种形式传达出的强烈的形式感,会带给你视觉刺激。
我们平时看到的抽象图形的标志,感觉他们即像这个事物,又像那个事物,好像都说的通,那么设计师为何要这这样处理呢?正是为了揭示出图形的形式感,放大其蕴含的形式感觉,而忽视其具象意义,从而刺激受众心理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形式归纳概括的抽象,和我们从万物形状中总结出来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都是形式抽象,形式就是力的组合方式,我们对于力的组合方式的把握都来自于感觉,形式直接刺激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力,视觉力与我们的脑电波发生共鸣,产生心理感受,这才是形式之所以产生感觉的原因。
有形式抽象便有概念抽象,比如我们从苹果,梨,香蕉等抽象出“水果”这个概念,水果这个概念包含了你吃过的水果的共同点,比如甜的,多汁的,有皮有肉还可能有籽,,然后我们利用这个抽象出的概念来判定下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水果,比如你没见过,火龙果,但是你会在品尝的时候,利用原先你对于水果的把握,来判定这种东西属不属于水果。
这就是抽象,抽象是我们把握事物和学习新事物的方法,之所以有形式抽象和概念抽象,是因为我们人类在把握事物的时候,只接收两种信息,一个是力的形式,一个是力的概念,力的形式刺激我们的感受,当这种力的组合形成一种固定的可以叫的出名称的事物(比如正方形)就形成了力的概念,概念比形式更容易表达事物,只要我们都有一种认识库,(你我都知道什么是正方形)我们便可以利用概念来相互交流,这比用力的形式来交流方便的多,不信你可以试试。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对于我们而言,都会先有形式感受,在你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情况下,你会描述它给你的一种感觉,如酷的,冷的,活跃的,浪漫的(力的形式),你也会说,它就像什么,如就像一种水果,一种车子,一种植物(这是在利用抽象接受新事物),概念意义是后来我们给予定义的,是我们把握事物的方式。
形式感觉储存在右脑,概念储存在左脑。惯用左脑的人,容易记忆概念,惯用右脑人,容易记忆感觉。
关于人的认知与感受是如何形成的,具体内容参见我的设计意识的博文:《认识规律及目的、完型匹配,力的共鸣》点击即可链接
把握关键: 仔细把握每种力的形式感。
形式美感,对于每个学艺术设计的人来说都了解,形式美主要就是对称均衡了,韵律比列啊,协调统一啊,等等,学校中训练的主要就是形式美感的把握,只要在设计时谈到形式美感问题,我们都会用这个形式问题,往往我们会把“形式”和“形态”弄混淆,以为我们说的形式就是形状形态,这里我们需要重新强调一下,形式是张力的组合方式,视觉张力,并非只有形状,我们看到的色彩,质感,都会给我们一定的张力刺激,比如对比反差很大的色彩,其张力远远大于临近色的张力。
所以形式包括了形状,色彩,质感等多个方面,在视觉上的东西都具有形式,只是其内部蕴含的张力强弱的不同而已,我们所谓形式美感法则,只不过是最受人们喜欢的几种形式(张力组合方式)而已,对称均衡,对比等之所以被当做形式美法则,只不过是因为人的普遍心理适合这种张力的组合方式。我们设计师应该客观的对待这种形式法则,因为我们要向特殊的人群传达信息,要考虑传达时的环境,人的心境,比如有的形式虽然很狂乱,不符号我们说的均衡的形式法则,但是它却适合你要传达的信息,也适合这类消费人群的心理,那么这种情况下狂乱就是好的形式表现。
没有绝对好和绝对不好的形式,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形式,合不合适符号要传达信息的感觉,美感来自于每类人或每个人的满足,如果客户和消费者渴望安静,那么形式就是安静的。
形式张力是对比出来的,对比大的张力也大(比如狂乱的感觉),对比小的张力也小(比如温馨的感觉)。
横向来看,张力小到张力大,有很多阶层,每个阶层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也叫做情绪反应,因为情绪反应是感觉形成的初步,你想通过平面视觉效果让消费者产生什么感觉,那么你必须知道,画面中的形式张力,能否刺激出相应的情绪反应。我们把这个叫做调子,调子就分成了形,色彩,质感的张力组合表现方式,高调是明亮的,中调是灰度的,低调是暗淡的,长,中,短是形容,对比程度,就是张力的大小,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种组合,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等等,每种调子都会刺激一种心理张力,然后通过形色质的不同来对应你想表现的任何一种感觉。形式张力的把握放到形色质里,就是调子的把握,调子就是对比程度,所以形式感的把握说到底就是一种度的把握。设计师就是要这样把握形式美感。
标志设计中的形式一样是调子的问题,只不过是更突出,更极致,最强的形式张力,来自形态对比,我们只举例几种经典的形式结构,对称,发散,渐变,特异等,其他的形式不过是以上四种形式的组合与演变而已,自己可以再补充, 举例如下图中间的抽象图形举例:
http://s15/mw690/00273Rcegy6EiAyyJFsce&690
我们给出的并不只是抽象图形的形式感,你会发现在具象图形符号和具象文字符号里依然有例子,如果你选择的符号全是抽象感觉形式的,那你就要把我纯粹的抽象形式感。
标志能力训练方法:
回顾以上的三种能力,
(一)说什么的能力 (二)怎么说的能力
(三)怎么表现的能力 大家可以看到能力的要求不同,一个标志设计师能力训练应该是由后往前训练的,最基本的是从设计员做起,要求具备“怎么表现”图形文字符号的构图能力,然后是“怎么说”的创意概念能力,最后才是“说什么”的品牌定位分析策划能力,这一过程也展示了一个标志设计员,到标志设计师,再到品牌标志设计师的能力阶段。每个阶段要求也不同,到了设计师就得具备完善的发散收敛思维能力、标志概念创意能力和符号学分析能力,到了品牌设计师阶段还有具备品牌定位分析能力,及品牌形象的管理能力。
如果你还没搞明白标志的信息原理与设计原理,还停留在模仿他人标志风格的阶段,我建议你从这篇文章的第三种能力“怎么表现”,有调理、有目的的训练自己,第三种的能力所有手法加起来,大类有:12类具象同构手法,6类风格手法,4类形式手法。总共22大类的手法,有的里面可以分小类,如过需要全部掌握,那每天一种可以训练四个月。但是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图形设计大师,不可能也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的手法,但是我们得知道这些方法,到用的时候去使用。这些方法就是解决标志设计问题的方法,设计就是在解决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才能有效应对客户,才能做出新的创意。不要到真正面对客户时,脑子还是没有清晰的思路,不要把每个单子都都当成设计专研的实验品,实验就意味着有失败,没有哪个客户愿意花钱买失败。我想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如果你喜欢标志设计,又不知道如何训练自己,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标志设计培训,锻炼标志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的设计能力,针对“怎么表现”的能力训练,给出方法讲解及设计训练题目,并在学LOGO标志QQ训练群点评训练作品!
------------------------------------------------------------------------------------------------
更多内容参见 “符号创意”
公众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