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直升机救援谁买单?

(2011-04-13 16:42:4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直升机救援谁买单?作者:在云端

■新闻背景

今年春天屡屡上演驴友探险被困的险情:4月3日,北京房山周口店猫耳山39名驴友遇险;4日下午,17名在门头沟西龙门山涧野山上登山的学生因迷路而向警方求救。救援中,公安、消防共出动大量人力物力,猫耳山救援甚至动用了警用直升机。

自去年复旦学生探险被困致一名救援民警坠崖身亡后,驴友探险耗费大量公共资源救援就引发了热议,甚至有网友戏称:“我也当驴友去,有直升飞机坐!”公共资源是否成了私人探险的后勤部?驴友是否该为自己的过失买单呢?

驴友组织谁来规范?

目前我国的户外探险主要通过俱乐部、探险协会甚至网上论坛发起组织,这些组织形式均没有对探险者进行专业培训、资质认证和管理的资格,参与探险的成员专业水平难以保证。

关于探险组织机构的规范,中国登山协会曾出台《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各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需要进行资质认证,须经当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当地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然而,由于各种规模的探险俱乐部及相关机构层出不穷,加之该规范层级低,根本起不到有效的规范作用。此次猫耳山探险活动的学生,便是由学生社团发起组织,参与者甚至缺乏基本的野外生存及救援知识。

在探险活动开展较早的国家,有发展成熟的行业协会,负责探险组织、探险人员的资质管理,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救援任务。随着户外探险越发走进公众生活,成立由政府监管指导的行业组织,健全行业组织规范已成为迫切需要。

探险猎奇有无禁区?

既称“探险”则自然非“险”不去,这似乎成了驴友们探险的基本出发点,探险事故也多发生在未开发甚至政府明示的危险区域。探险有无禁区?是否需要履行相关手续?

2007年颁布施行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中规定,在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区域开展科学研究、体育运动、探险等非赢利性活动,应提前向所在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包括活动目的、人数、停留天数、相应联系方式及预采取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等内容。

然而,实际上大多数自发组织的探险活动并不会进行备案,一旦发生危险也不会因不备案而受到惩罚。相关管理部门只能在危险区域设置禁入或警示标识进行劝阻,然而标识却往往激发了驴友们“越禁越闯”的猎奇求险心理,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警示标识或救援设施被破坏的情况。显然,政府管理的脱节、相应惩戒措施的缺位,也是使得户外探险事故事前缺乏预防、事后救援耗费大量资源的原因之一。

救助花费该谁承担?

此次猫耳山救援活动,北京警方出动300多名警力、两架警用直升机,已经相当于国际惯例中的“红色险情”应对措施,属于“顶级”救援级别。有网友估价,此次救援花费大约几十万元。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由于驴友自身探险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而导致的本可避免的险情,部分驴友实际是在较轻的险情下被困并报警。有人因此指出,因个人过失行为令公共资源付出如此代价,不应由纳税人买单,应由被救人支付相应的救援费用或进行惩戒。并且举出国外的例子,如在美国,进入非公共区域的私人探险活动,动用相应的救援设备或人员,被救者应支付一定的费用。

在现阶段我国公共救援、保险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在公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政府进行公共救援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毕竟,个人付费“购买”政府救援服务的制度,在我国缺乏体制基础甚至公众的心理基础。

从国外情况来看,户外探险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公共救援体系是由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志愿者及政府共同建立和承担的。如美国自1950年便成立了救援协会,各州的救援协会均设有多个救援中心,救援中心的志愿者参加培训和救援工作,其本职工作待遇不因救援活动而影响,救援工作所需的医疗设施、救援犬、飞机等物资由医院、警方、军队等提供。

救援保险亟待开发

保险制度也是分摊事故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国内相关人身保险包括旅游意外险和旅游救援险两种,前者保障范围主要是意外事故、伤残、意外医疗以及急性病保障,后者一般与国际救援组织合作,保障内容重点在于救援、就医及善后处理等。

但这两类险种均把攀岩、探险等危险项目列为需要事先告知的项目,保险公司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承保。除非是经常开展此类活动的旅行社或户外拓展机构,相对的较高风险和较少的投保人数,导致保险公司很少承保这类险种。应该说,完善旅游探险类相关保险制度,如丰富和细化险种,对部分探险活动施行强制保险等,都是可探索的发展方向。

从未来的发展方向看,政府在探险相关活动中应在法律规制、机构设置、行业管理、企业监管、培训、医疗、救援、保险、通讯上加大制度支持和监督指导,建立一个完整的探险旅游管理系统。比如建立由政府监管的行业协会,要求探险者必须经过相应培训,落实组织机构的资质认证及探险活动的备案制度,必要时可设立保证金制度,建立专业的探险旅游风险评估播报体系,开发专门的探险保险险种,组建救援体系的区域联盟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