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丁世路的自制飞机引起的关注

(2011-04-06 09:12:25)
标签:

转载

沈阳63岁农民丁世路自制了一架单座三发飞机,上个月进行了试飞,据报道是“离地1米,滞空数秒”,然后试飞中止。我国民间自制飞机的新闻近年来常有所闻,这则新闻按理说跟以前的类似新闻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而且并没有坠毁,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财产损失,更没有飞到什么敏感地区上空,照理没有什么新闻报道价值。在国内确实如此,主流媒体并没有报道。有意思的是,这则新闻在美国居然上了EAA网站新闻和AVweb通航新闻。而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媒体刚大量报道了中航集团收购西锐飞机公司的新闻,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就更有意思了。EAA的新闻评论很有技术含量,不愧为EAA,把丁世路的飞机与前阵报道的肯尼亚汽车工程师自制飞机相提并论,两者都是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顽强自制飞机,就地取材,当然EAA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丁世路的这架飞机设计,从技术角度看,EAA的批评很专业,很中肯,丁世路的飞机确实存在很大的设计和制造缺陷,应该庆幸他没有进一步试飞,不然肯定要出事。有意思的是看美国读者的评论,大多数人的困惑是,一个有资金实力随意收购大陆发动机公司和西锐飞机公司的国家,民众却还在这样愚蠢地造飞机,而且还乐此不彼,一个接一个,看来中国除了钱多就没别的了。这样巨大的反差,自然不由得让美国人对中国资金收购美国通航资产感到担心。当然在我们看来,这两则前后脚报道的新闻,充满了美国人的失落感和挪逾的心理,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象确实是事实,收购优质资产当然是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但别忘了,夯实基础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基础不是有能力购买数百万元一架的西锐飞机的人群,而是每个仰望蓝天时渴望飞行的人,无论贫富,飞行的权利应该是一样的,获得相关资源的权利也应该是一样的,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平静地看到飞湾流的机主飞行员和飞快银超轻机的爱好者一同听飞行安全的讲座呢?

至于丁世路的飞机本身,就没有必要评论了,号称只用了4000元人民币,看看图片就知道有多危险了,先不说设计的问题,不是说一定要多花钱,但飞机制造就要航材,这是铁律。三个螺旋桨显然没有经过静平衡,每个桨片好像都不完全一样,蒙布是普通塑料布,翼展很短,展弦比非常大,而尾翼非常靠近,这样的设计,可以肯定,俯仰稳定性非常差,能否操控都是个问题。

http://s5/middle/633f0f48x9da00941c654&690

http://s16/middle/633f0f48x9da00a192faf&690

http://s12/middle/633f0f48x9da00b152e7b&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