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zsf
玩宋瓷的朋友对“蟹爪纹”这个词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大家对宋官或者宋汝釉面的“蟹爪纹"的理解和解释也各不相同。下面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不对之处还请指正,在谈我个人的看法之前先转一篇文章然后再谈谈我的看法。
在我国五大名窑里,那些单色釉瓷器上碎裂的纹理,反而是一种鬼斧神工之美,同时也是鉴别它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特征。
汝窑是我国五大名窑之首,汝瓷的开片也堪称一绝,自古至今都被称为“蟹爪纹”。这个术语十分形象精妙,因此极具诗意,可也十分神秘莫测,犹如“朦胧诗”,让后人争议不断。
最早关于“蟹爪纹”的记载,见南宋时期的《百宝总珍集卷九:青器》(作者佚名)记载:“汝窑土脉滋润,与高丽器物相类,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此物出北地。新窑,修内司自烧者。自后伪者皆是龙泉烧造者。”到了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则称:“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前后对比,二者言论如出一辙,只是“鸡爪纹”变为“蟹爪纹”。有人认为,叫“鸡爪纹”太俗气,改称“蟹爪纹”就很高雅且富诗意,也许还更形象。但也有人认为,这样一改就加大了鉴别汝瓷的难度,因为大众熟悉“鸡爪”,而很少有人仔细观察过“蟹爪”,另外古人写“蟹爪”的文章多,信息越多自然也复杂,不解释,大家心里没底,一解释,更是不知道谁对谁非。“鸡爪”变“蟹爪”,这真的是给后人留下了争议的伏笔。
那么,“蟹爪纹”是说汝瓷上面的纹理究竟像“蟹爪”,还是像“蟹爪上面的细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毛刺说”
著名收藏鉴赏家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介绍汝瓷,便是这样解释“蟹爪纹”的:“汝窑有什么特征呢?古书上记载得比较含糊,说有‘蟹爪纹’。蟹爪纹说得很抽象,书上的记载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那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的,我们看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就是那个感觉。”马先生说“蟹爪纹说得很抽象”,这是对的,古人流传下来的叫法看似生动形象,其实叫人想破脑袋,也不清楚“蟹爪”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体现在汝瓷上又是个什么样子?他又以闻名天下的大闸蟹打比喻,甚至很具象地讲到蟹爪尖上的小毛刺,不过这种说明仍然不能叫人信服;
二、“蟹爪转折形式说”
如果“蟹爪纹”不是指像“蟹爪上的细毛”,似乎只能指像“蟹爪”了。那么,“蟹爪”体现在汝瓷上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习惯引经据典的人会提到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蟹八跪而二螯”,是指蟹爪折节如跪膝,那么“蟹爪纹”应指汝瓷的开片呈九十度左右的蟹爪折角状纹样。仔细鉴赏过汝瓷开片的人会发现,在这种汝瓷的釉面上确实存在着类似蟹爪的折角状典型纹样,当然也有其它纹样。但是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又说:“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这意味着古人在烧造汝瓷时并非都要有意开片出“蟹爪纹”,至今我们还能见到并无任何裂纹的汝瓷,而且更加珍贵;
三、“冰裂说”
同类似蟹爪的折角状纹样并非汝瓷独有,于是,有人认为“蟹爪纹”就是“冰裂纹”,虽然“冰裂纹”并非汝瓷独有,官窑和龙泉都有“冰裂纹”现象,但由于汝瓷的釉层薄,纹片细密些,感觉就更像“蟹爪”之状了;
四、“棕眼说”
前面三种说法,均可归纳为“开片说”,而有的专家抛弃了“开片说”,而坚持“棕眼说”。明末高濂曾说“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这是“棕眼说”最早的提法,意思是说蟹爪上或者蟹甲上有棕眼,由于汝窑瓷器表面釉汁浇造后,釉中有“廖若星辰”的气泡隐现(气泡未破),或有的气泡呈中凹而缩的现象(气泡破裂),表现出一个个孤立的小洞。如此说来,“棕眼说”讲的是棕眼,而不是纹理了,这显然属于不同的概念,再说古瓷常有棕眼,尤其是钧瓷,棕眼更大,却没有称“钧瓷蟹爪纹”,因此有人认为“棕眼说”经不起推敲。不过有人辩解说,“棕眼说”讲的还是纹理,是螃蟹行走后留下的那种纹理。众所周知,螃蟹是横行,方向感还是很强的,而汝瓷开片并没有什么方向;另外,仔细观察过螃蟹行走的人也知道,螃蟹是立行而不是爬行,因此它们在沙上或者泥上横行时,留下的同样是一个个孤立的小洞,而不是什么纹理。说到底,“棕眼说”侧重的还是棕眼,用棕眼来解释纹理,还是令人困惑;
五、“隐纹说”
众说纷纭之中,有人大胆推测,认为汝瓷“蟹爪纹”既不是开片,也不是棕眼,而是烧瓷过程中形成的纹理,跟钧瓷的“蚯蚓走泥纹”是同样机理,纹细者像蟹爪,纹粗者像蚯蚓走泥。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新鲜,民国时期的郭葆昌在《瓷器概说》中就认为:“‘蟹爪纹’、‘蚯蚓走泥纹’,惟厚釉之器有之,盖釉料配合工作或有未尽精到之处,经火锻炼而纹生焉。尝就钧窑器细为审察,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然此为钧器所特有。而其它各窑,如汝、官、龙泉等,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虽其性仍在,经火后或不免有纹,但细如‘蟹爪’行迹矣。”。
以上就是这篇关于讨论”蟹爪纹“的文章,写得很不错,我个人支持“蟹爪纹”是宋官或者宋汝瓷釉面棕眼的说法。为什么呢?首先“蟹爪纹”这个词属于古汉语,这点一定要明确,“蟹爪纹”这个词不是现代普通话!所以,“蟹爪纹”这个词就不能用现代普通话直来直去的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普通话是有区别的。
下面发两张图片朋友们可以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那么一回事,一张是南宋官窑瓷片底足的照片(注意画红圈处的特征),再发一张图片是螃蟹在海滩上活动留下的痕迹:
http://s6/mw690/00273ft6zy7cbmKxRqd05&690
http://s3/mw690/00273ft6zy7cbmKOCWe02&690
http://s12/mw690/00273ft6zy7cbmKULY76b&690
明末人高濂曾说“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这个“隐”字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因为宋官或者宋汝釉面的棕眼有时需要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下才能观察清楚。结合上面南宋官窑瓷片底足标本画红圈处的棕眼特征大家是不是就看得比较清楚了呢,再和最后一张螃蟹在海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对比一下,朋友们是不是觉得“蟹爪纹”这个古汉语的意思其实就是指古人说的釉面棕眼的意思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