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uguowei_008
liuguowei_00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料的长期使用温度(转)

(2011-03-13 17:14:01)
标签:

杂谈

  一般情况下,我们除了要了解塑料的最高耐热温度外,还要了解塑料材料的长期使用温度,以选择使用最更合适的塑料材料。

塑料的长期使用温度,一般情况下都是看UL黄卡中的RTI值(相对温度指数),也有用CUT值(半生命周期连续使用温度)表示,或者用ARO值(热老化实际工作值)来表示。

现把摘自DSM网站上的对长期使用温度的介绍分享给大家:

长期热性能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了解终端产品的性能水平和在产品到达使用寿命期限时材料的性能水平非常重要,这经常意味着材料必须暴露在有氧环境中加热数千个小时。这种耐热性能或空气老化性能,可采取几种不同方式表示。可以选择在室温或高温下测试不同参数,诸如强度、刚度、抗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来表示经过长时间热老化后材料性能。

测量结果又可以采取不同方式表达:通过保持水平这一相对方法,或持续使用温度和相对温度指数等相对性能,或以绝对方式表达,采用绝对实际工作(ARO)值概念,显示所测量特性的绝对值,例如在150°C下经数千小时老化后在150°C (300ºF)时的绝对值。

在汽车工业中经常使用持续使用温度(CUT)作为一个选择标准。其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500,1000, 5000,10000或20000小时内,某一给定机械性能,通常是拉伸强度或抗冲击强度,降低50%时的温度。刚度和拉伸伸长率不能用于测量CUT,因为刚度只在热老化后增加,而所有材料的拉伸伸长率都会急剧下降,下降程度无区别。

E&E工业广泛使用UL给出的相对温度指数(RTI)。该指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60,000至100,000小时间的极长半衰期范围的CUT值。

热老化后的绝对实际工作值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不同材料间更加真实的比较。绝对实际工作值克服了CUT和RTI原理的主要缺点,后两者实际上只考虑了特性的保持比例,并且在经老化试验后对那些特性的测量都在室温下进行。如果某些材料的特性本身较低但保持较好,例如PPS,在CUT原理下,等级要高于其它特性本身较好但下降较快的材料。而在热老化后,后者测得的绝对值要优于前者。 另外,CUT基于室温下测量的特性,而关键的设计往往需要在高温下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