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之104--新传统教育流派之要素主义及其教育原则
(2014-01-05 11:21:48)
标签:
要素主义的教育原则教育 |
分类: 教育哲学 |
要素主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作为新传统教育流派与进步主义教育和改造主义教育相对立,它的基本特点是强调知识学习和以教师为中心。永恒主义更重视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中又可分为世俗派和教会派(即新托马斯主义)。
从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同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的争论中,反映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争。要从这两派的评析中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
一、要素主义的出现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是现代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之一。由于要素主义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因而又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所谓“新传统教育”,就是说它不是旧“传统教育”的“复演”,而是带有时代特点的对“传统教育”的新发展。在美国,它是在进步主义教育失势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流派。
对进步主义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永但主义,它是从古典哲学的角度提出的(见下一节),而要素主义反对进步主义则主要是作为一个教育运动开始的,它从未隶属于某一哲学传统,而却与多种哲学相合。要素主义不是全部地反对进步主义,而只是反对进步主义的某些具体学说。它虽然坚恃一切有教养的人都应该知道一定的文化要素,但是它并末抛弃进歩主义,而是主要致力于重新审查课程、教材,区分学校大纲中的要系和非要素成分,并重新考虑进步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如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重视现代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实验科学在课程中的地位等。
这个教育运动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派,所包括的著名教育家有:巴格莱(WilliamC.Bagley),德米亚谢维奇(MichaelDemiashevich)、莫里逊(HenryMorrison)、布里格斯(ThomasBriggs)、布里德(FrederickBread)、康徳尔(IsaaeL.Kandel)和芬尼(RossFinney),也赢得了霍恩(HermanH.Home)的支持,巴格莱是中的核心人物。1938年,这些人成立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要素主义的传统在布里克曼(WilliamBrickman)的著作中继续下去。“基础教育委员会”也可视为具有要素主义精神的组织,其中最积极的成员是白斯托(ArthurBestor)和史密斯(MorfimerSmith)。20世纪60年代以来,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amesBryaniConant,1893—1979)也持要素主义的教育观点,对美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要素主义者虽在哲学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主张基本一致。他们认为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人类文化中有不变的共同要素,学校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共同的文化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要素主义主张把教材恢复到居于教育过程中心的地位,他们不断告诚教育工作者,当教育机会普及到已降低了教育质量的时候,就需要提高智力水平。因而它特別批评进步主义只注意儿童的自由和兴趣,而不注意教材本身的要求。
二、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①学习必然包括刻苦和专心;②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③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④学校应该保留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方法。
观就上述原则简要阐述如下:
1、学习,就其性质而言,包括艰苦的工作和专心致志。进步主义主张儿童自由,而要素主义则坚持纪律的重要性。要素主义不是强调儿童的目前兴趣,而是促使儿童致力于实现更长远的目标。与进步主义强调兴趣相反,它强调努力这个概念。要素主义者认为,对一门科目或一个问题的兴趣往往产生于为掌握它所需要的努力。他指出,更高更持久的兴趣通常不是一开头就感觉到的,而是通过从一开始就需做很多艰苦工作(它们本身并不吸引儿童)而产生出来的。
在生物当中,只有人能使他目前的愿望屈从于长远的目的。如果不鼓励儿童的这种能力,就是阻碍他最好地利用自己的才能。自我训练和自制对于达到任何值得达到的目的来说是必要的,但自我训练不是指自己教育自己,而是外来训练的结果。
2、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应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儿童要充分发挥其潜能,就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控制。教师的任务是在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之间作中介,因为儿童自己不能理解成年人生活的性质和需要。师资训练已为教师从事这个工作做了专门的准备,因此他有资格指导学生。正如康德尔所说:“要素生义者和进步主义者一样也对如下这一原则感兴趣:学习除非根据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和目的,否则是不能成功的。但是他认为这些兴趣和目的必须由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因为教师精通科目的‘逻辑体系’,他也了解教育发展的过程。”(布里兗曼《十年之后的要素主义》,《学校与社会》杂志67卷第1742期( 1948年5月15日〉第365页)。
教师在这里比在进步主义学校中有更大的权威。他要直接负责控制他的学生的发展。他必须在智力方面和情感方面都完全有资格承担他作为任何课堂情境中真正领导者的职务。
布里克曼说:“要素主义把教师置于教育宇宙的中心。这位教师必须受过普通教育,学习有关这一领域的广博知识,对儿童心理学和学习过程有探刻的了解,有向年轻一代传授事实和理想的能力,了解教育学的历史--哲学基础,并且对他的工作有严肃的献身精神”。(布里克曼:《要棄主义教育的精神》,《学校与社会》杂志98卷第2138期(1958年10月11日)第364页)
3、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要素主义者认为,人如何生活受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配。要素主义者与进步主义者一致之处是:教育应该使个人发展他的潜能。但是,他指出,这种发展必须在独立于一个人之外的世界中发生、他必须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律。儿童求学的目的是要按照这个世界的真正原样去认识它,而不仅是根据他自己的兴趣去解释它,他也不能按照他喜欢的无论什么顺序去偶然地消化这些知识,而是必须按照教材的逻辑体系来掌握这些知识。康德尔对这个原则作了进一歩发挥:
由于环境本身带有过去的印记和末来的种子,所以课程必须包括使学生熟悉社会遗产,了解周围世界和为未来做好准备的知识和见闻。
要素主义强调:民族经验或社会遗产比个人经验更重要,而且比全未经过检验的儿童的经验更重要得多。一种复杂的文化要求有一种有严密组织的教育系统,因而也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控制权。
4、学校应该保持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方法。进步主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整个学习过程都可应用的方法,因为许多知识是抽象性的、不能细分为所设想的若干“实际”问题。
虽然,“在做中学”,在一定情况下适于某些儿童,但不应把它普遍化。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授整个生活的知识,而不是集中于解决学生在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问题。要素主义主要是对进步主义进行了批判,但在许多方它也与永恒主义不同。第一,它不强调某种想象中的永恒真理,而强阔个人对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第二,它认为进步主义对教育技木和方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比永恒主义更乐于吸取这些枳极的贡献。最后,永恒主义把过去有创造性的伟大成就尊崇为人的具有普遍性的洞见之不朽的表现,而要素主义则主要是把它们用作处理目前一般问题的知识来源。
对美国公共教育的攻击,从性质上说,大多数可能都是要素主义的观点。白斯托的枇评即是一例。科南特采取调和主义的态度,居于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两派观点之间。此外还有一些教育家和学者既近于要素主义又近于永恒主义,或者更倾向于永恒主义。下面再对水恒主义作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