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我赞成柏继明校长的“散养”
(2019-01-08 00:00:07)分类: 教育杂谈 |
柏继明,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校长,这位看起来跟其他校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像奶奶一样的女同志,在最近BTV科教频道访谈节目中的一段发言,引起了我敏感的关注。她谈到,我们学校的教师不用写形式主义的教案、上班不考勤、提倡平衡工作与家庭、反对带病上课……,她把自己的管理模式,称之为“散养”。
1975年8月5日,我成为我们村里的一名民办老师,从那时起到2016年退休,我实实在在在三尺讲台上站了40年余,退休前一年,我还在做班主任带班,60岁时,我仍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我是名副其实的一线老师。
40年来,从乡里到城里,从公立到私立,领导过我校长主任不计其数,细数,我成绩较为突出的三个高潮,都是领导对我的管理(或者用“约束”一闭更为合适)相对宽松的时期。
香港回归那一年,我带三个班的语文,当最差班班主任,初三年级主任,任初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可能是领导看给我压的担子太重,不再好意思对我指手画脚了吧,结果,那一年,我把那个班带出了彩,博客里“春风化雨”那个栏目,就是以那一年的教学经历做基础写的。
在市五中的那几年,我是唯一一个特批不用签到的老师(因为,在值班领导到来之前,我就在教室里组织学生自习了)。我领会领导的心意,自然也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工作环境宽松,让我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因此带出了邢台市中考语文状元。
在二十一中工作期间,李校长对我更是给予足够的宽容,因此,心存感激。那次,他夜班巡视,我没有按要求在教室盯学生,却在办公室抽烟,见他进来,我跟局促,没有到他也坐下来点了一颗,问些与学生有关问题,直至下课铃响——于是,我创造性工作,那年中考,给二十一中放了一颗卫星。
但在我的经历中,许多时候,都是在戴着镣铐跳舞。我忠诚于教育,执着于业务,像我奶奶跪拜神灵一样,虔诚得捍卫着职业尊严,同时,我又是一个不太愿意被束缚的人,对于那些在有些领导看来,很有必要的管理规则条款,我相当抵触,因此碰得头破血流也难改初衷。
一线老师都知道,业界就行许多模式:三三七高效课堂、六加一高效课堂、杜郎口教学模式、“271”模式、“自学·交流”学习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124教学模式等等,一种模式还没有适应,另一种又出现,有领导像见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兴奋地开会,不厌其烦地打造(这词怎么这末别扭)样板课,严格地要求大家学习——我的乖乖,还没有学会,又开始推行新的什么模式。
真真怪哉!自打上学就跟老师,工作后,潜心钻研,生怕耽误了良家子弟,有多少次夜不能寐呢!不说兢兢业业,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了,忽然发现,自己不会上课了,得由领导一点点来教了,更尴尬的是,自己是如此的不堪造就,任领导怎么教也教不会。还有,领导得检查备课本,是按照规定模式来备的那种课,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对不起,张榜公布你:0分。
还是叶圣陶叶老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没有什么必须遵照的模式,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合法的、合理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找到最好的方法才是得法。
叶老在教育界一言九鼎,因为人家说得在理,哪里有什么现成、必须统一的模式,难道冠以“高效”,你的课就高效了吗?上课非得把“目标”“目的”字样写在黑板上打到课件是吗?开门见山就好,为什么得刻意搞出一个导语?是的,按叶老说的,合理的,有效的,就是好方法,只要能让孩子们学会,哪个方法适宜,就使用哪个,这简单得如同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的道理,怎么到了有关领导那里,就复杂得弄不懂了呢?
我赞成柏校长不要求老师写形式主义的教案,自然也就不会要求老师们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去进行教学。想柏校长应该是深知:如何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语文老师最清楚;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老师最清楚,我做好服务即可,何必去指手画脚。
那还是我在五中的时候,初二的期末,我们班荣登榜首,承蒙谢谢特意招见。在那间偌大的、两年来第一次进入的校长办公室里的沙发上坐下,校长问起我对班级管理有何感悟,我也是第一次表述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对于学生,应重过程轻结果;对于老师,也应重结果轻过程。领导只要抓住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这跟小辫子即可,至于日常过程老师怎么做,管理者大可不必太过操心,老师做梦都在想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对于该学科,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不是吗?记得校长频频称是,直至我离开五中,校长从来也没有对我的具体教学管理指手画脚,我也再次取得了成功。
还有一个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而实际上非常可笑的事例,那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所谓量化管理:
(1)早操到位,每次加5分
(2)早读不到位,每次扣5分。
(3)课间操不到,每次扣5分。
(4)开会不到,每次扣5分。
(5)班会不按时开,不及时交班会记录,每次扣5分。
(6)升旗不到扣5分,
(7)其它工作不到位的情况,酌情扣分。
哎呀!我的乖乖,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似乎只剩下早操、早读、课间操到位,开班主任会,开班会和升旗几项,似乎,那细致的思想教育、各种矛盾的调解、跟家长的及时沟通、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保护和各种集体活动了展开等,都不在考虑只列。
针对班主任的勤倒是考了,但这样低档次表面上的考勤,与真正的教育有何意思呢?
当老师可是良心活,打他接手了那个班那一科,就开始琢磨怎么做效果才能最佳了。一般说来,谁也不愿意甘心落后,在管理者看不着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在积极调动一切因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时候,如果领导大喝一声:你不能那样,得这样!否则,我就扣你分!其结果只能是让老师们无所适从,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效果呢。
柏继明校长倡导的教师不用写形式主义的教案、上班不考勤、提倡平衡工作与家庭、反对带病上课等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于教师是最适宜的。我此生是没有机会当柏校长的兵了,如果(是如果)我在柏校长手下,那恐怕我会晚一点离开一线,因为,我的教案,就不会被评为0分……
至于教师队伍里的投机取巧藏奸耍滑者,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