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2022-03-14 10:39:48)
标签:

转载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中英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交界处,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约250米,宽约3—4米,深圳香港各占一半,街心以“界碑石”为界,与香港一街相处,需办理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中英街有步行街、环城路、海傍街、横头街、碧海路等5条街道与道路,主要建筑有入口广场、入口处建筑、骑楼、街道转角处建筑、转角广场、榕树林荫道、回归广场、天后宫广场、滨海观景道、中英街标志塔公园、海滨绿水长廊和中英街雕塑墙。街边商店林立,体现出“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风情。2004年,中英街被评为“深圳八景”之一。2012年6月8日,中英街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沙头角街道因“日出沙头,月悬海角”而得名。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9日,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同年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中英街前身。

开放初期,中英街店舖林立,金银首饰、服装、电子表、进口录音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成为销售的热点,金舖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47家,最多时一天曾涌入10万人次的游客,摩肩擦踵半个小时都走不完,中英街迎来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988年5月至10月,中英街黄金装饰品的销售量就达到5吨,金额6.5亿港元。“购金热”一直持续,在1992年达到高潮。除香港著名金店“谢瑞麟”和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都在中英街设有营业机构,中英街仅上缴税收一年就超过1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相比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放与繁荣,中英街上紧密相连的店舖显得狭小而拥挤,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失所望。据说,每日客流量从十万人次骤减至千余人。博主30年后再次光临中英街,看到现在的清冷,恍若隔世。



    从海边游览栈道返回。[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对面是现在的香港特区。[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深港交界分隔墙现在设置成了中英街文化墙。按照单行规定,现在可以沿墙向西方向走过去。[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文化墙的末端。[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深港出入通道口。[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因为疫情原因,路口现在已经没有人员流通。[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深圳一侧商店。[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人员不流通,似乎货物特别批准可以单独放行。[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随着国内一日千里的发展,30年前人潮汹涌的小街,现在已经清冷一片。[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因为围挡遮挡,看不清对面商店。[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北端的街口还是不能直行。[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出口在右手边方向。[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右拐出去。[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沙头角的古井。[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过横头街。[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前面是桥头街牌坊。[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回拍。[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再拍新的标志碑。[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过自动闸口,结束沙头角重游。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街边上车离开。[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向东不远就是盐田港。[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体现“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