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的颐和园

(2012-03-17 19:52:14)
标签:

颐和园

游记

观展

杂谈

分类: 游览观展

http://s2/middle/735fedbchbe56bf6b13d1&690

 

 

http://s14/middle/735fedbchbe56c07d917d&690

 

 




去游览北京的颐和园是多年的梦想了,这次去北京,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是必去的一个景点。

 蒙蒙细雨中,颐和园笼罩了一层雨雾。

 雨中的颐和园更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

 既然是一座皇家园林,那种大气和庄重是一般的普通园林所不能比拟的。

 踏入园中,最为吸引人的是昆明湖。偌大的一个湖平静的像是一面镜子,只是被雾气笼罩了。湖面上若隐若现的小船,和点缀在其中的荷花,仿佛是出浴的处子一样。整个昆明湖把颐和园包围着,出入各种宫殿都是昆明湖水在萦绕着。察看一下昆明湖的鸟瞰图,整个昆明湖把整个园子包围在怀中,

 在烟雨蒙蒙的细雨中游览这座皇家园林,也是天公的安排,缺少了艳阳高照的情景,反倒是把这个园林笼罩的更加的迷人和神秘了。

 导游不停的在讲述着古树名木的典故,和各个宫殿的来历和历朝历代的历史。但是在这个园林里游览,真的眼和耳朵不能用的过来,真的是目不暇接,真的是眼耳并用。索性导游的讲解我也就忍疼割爱了,干脆自己躲到一个人群稀少的地方去观赏园林的景致。手中的相机真的是不能容纳下这样的一个大大的场景。不知道是拍摄哪一处的景致更好了。

 拿昆明湖来说吧。十七孔桥我们就没有上去。这个桥在昆明湖中占得比重也是很大的。长长的桥梁,直接通向了湖中。似乎是进入了湖中,但是从鸟瞰图上望去,其实也只不过就是占据了湖中的不到三分之一的距离。雨中自有雨中的情趣。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是雷雨交加,我们这次是烟雨朦胧,正合心情,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以撑伞,也可以淋雨,总是在折中的情景中进行着我们的行程。还是挺喜欢这样的天气的。

 四月的园子,在温和的天气的笼罩下,翠绿、新鲜和庄重融为了一体。似乎这场雨就是切合了这样的景致。导游的口中总是不停的讲述着,但是我总是不能集中精力的去倾听,不是不感兴趣,只是真的不知道是以听为主还是以观赏和拍照为主了。因为我要尽可能的去撷取园子里的更多灵感,为了我的读者为了我的文章而去采撷。小小的镜头我不能容纳下太多的内容。或是心情的激动和感慨不能被相机容纳。

 不知道导游都是带我们去了什么样的地方,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景致更加的为重点所在。只是,真的被迷住了。

 文昌阁、知春亭、佛香阁、智慧海,这些景点是我在鸟瞰图上搜索的。因为实景中确实不知道它们的位置所在。本来我的这篇游记是应该按照路途的顺序,移步换景才对,但是,真的是抓不住重点了。是写亭子还是写湖水,是写宫殿,还是写雨中情。是自己的写作能力有限还是园子的大气使然,我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从一开始这篇文章的写就我就先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但是,李老师的移步换景总是那样的自然和贴切,并且是用了五页半的文字来描述。其中的草木、桥和道,上下坡的位置都是写在了其中。而我的这篇文章就显得零散和不知道所云。眼中的图景太大了,手中相机太小了,这个小小的键盘也不能承载那时的心情。如果把不同的景致都写一篇散文的话那是七十二个景点都有自己的来历和典故,不同的景点又都有写作的心情和经历。有的时候是感觉自己的文笔太差还是阅历还少,是所积累的知识不足还是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无处下笔,我只能去恨自己的愚昧。又偏偏笨拙的手笔又想写下些什么。

 也许多年之后随着自己的不断成熟和积累会把这样的一个景点写的更加的贴切,但是现在的用心也只能是就此搁笔。

 雨中的颐和园,雨中的心情,雨中的园林,雨中的古树和名木,雨中的宫廷和楼阁。待多年之后,我会再次去欣赏这个皇家园林,再次的动笔写下她,也许到了那个时候,笔下的园林就会是另有一番的心情了。也只能是枉费一番的心机,来愧对此时的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时光这东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