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画中游景区重新开放
颐和园画中游景区重新开放
颐和园画中游景区修葺一新,已于3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3月7日上午,我和夫人参观游览了画中游。
画中游位于万寿山西部前坡,听鹂馆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大部分建筑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是万寿山西部重要的点景建筑,中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后有白石牌坊和正殿三间,各有爬山廊沟通。由于建筑依山而筑,视野开阔,循廊观景,仿佛置身画中,故名画中游。
画中游由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画中游殿、石牌坊等组成,依山而建,呈错落之势。八个亭柱巧妙地构成了多个画幅的画框,每个方向都可以获得独特的景致。从画中游向南、向西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向南可俯瞰昆明湖景,向西可远眺玉泉、西山山色。
画中游整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021平方米,以楼、阁为重点,以亭、台为陪衬,以爬山游廊上下串连,运用较大量的叠石成山和围植浓密的松柏树木,构成以建筑见胜的山地小园林特色。
景观空间层次变化较大,因坡就势大体上分为上下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爱山楼、借秋楼和石牌坊以南的庭园部分。它以八方形阁澄辉阁为中心,东接爱山楼,西接借秋楼,顺地形的等高线布置叠落状的三层台地。
第二层次以画中游主殿为中心,由两条环抱状爬山廊抱合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