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内蒙古博物院——纪念内蒙古兵团成立50周年

标签:
旅游 |
参观内蒙古博物院
——纪念内蒙古兵团成立50周年
6月25日,早餐后,离开辉腾锡勒草原,返回呼和浩特,参观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坐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是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的历史与草原文化的重要“驿站”。
内蒙古博物院本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突出草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考古发掘成果与文物藏品优势的原则,设定了12个陈列展览,构成了内蒙古博物院陈列展览的基本架构。其中重点设定“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天骄蒙古”、“草原丰碑”六大基本陈列,着重反映蒙古高原从“混沌初开”到草原文明起源、发展、升华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另外还设有“北疆桦歌”、“高原壮阔”、“飞天神舟”、“廉政文化”、“石破天惊”五个专题展览。
“北疆桦歌”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的民俗风情陈列,“高原壮阔”重点展示内蒙古地区自然环境风貌与生物特点,“飞天神舟”介绍内蒙古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廉政文化”展览展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廉洁政治的发展史,“石破天惊”展览将内蒙古地区闻名中外的重大考古发现集中展示,以突出草原文化发展的重大成就与深远的社会影响。
同时,内蒙古博物院还设有“智慧文物”展厅,用数字化的展示手段,系统的介绍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文物古迹与亮点的文物。
自2008年建院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展览90余个,日观众量最大达到13000余人次,年观众量达到204万余人次,是目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年观众量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特别是草原文化的各类展览非常有特色。对北方游牧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这是个很好的了解学习的场所。
战友们在内蒙古生活工作多年,对内蒙古有着深厚的情感,走进博物院,战友们立即被这里的一个个展厅所吸引,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匆匆浏览,如果仔细参观,估计一天都不够。
中午,在呼和浩特大召寺附近的女神大酒店与呼和战友共进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