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百泉景区周京诗碑寻访记
时值丁酉四月,叹青杏果涩,赏红芍花艳。蓦然回首,三年前那次河南寻碑之旅恍若眼前。记得也是在四月之初,余等沂州周氏族人一行六人。随景强叔早出郯国故城,赴河南辉县市百泉公园寻访先祖周京诗碑。车到新沂,便直奔连霍高速,途经徐州、开封、过郑州,至红日偏西,方到新乡辉县市地界。一路上隔窗放眼,中原大地处处田麦葱茏,桐花缤纷,庄野画楼,古都新府,无限风光尽入眼帘。
提起此次辉县寻碑之旅,理当感谢新浪网友郭赞兴先生。郭乃新乡定国村人,在当地颇有名气。二零零七年,郭在搜集整理其先祖郭淐诗文时,发现辉县市“百泉诗集”第(376、378页)“甲寅夏,奉使肃籓,取道游苏门,憩百泉书院”三首、“登嘨台”、“自涌金亭泛舟至桥口”、“饮郭苏门太史泉亭”六首诗作,乃是明朝万历四十二年,与其祖郭湸奉使肃藩,主使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周京所题。而非清朝将领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周景窹、西甫所作。尚不知何因成错,岂不让人遗憾。
据沂州志记载;余之先祖周京,乃山东沂州(琅琊)人。字寤西,号野王。其故里为郯城县李庄古镇。镇在临沂城南四十余里处,早年治归临沂。昔遗府第陵寝,自古传为探花府、探花林,可惜皆在战乱及十年文革中被毁,今之墓地乃周氏族人重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工诗,当年一首乡试之作(卧冰河),即脍炙人口,名噪齐鲁。明万历四十一年金榜题名二甲第一,官至礼部主事,在任曾为钦差,因万里不辱君命,赐加二级。一生著有(金城集)、(贲园草)、(吴越游记)等传世。可惜皆失,今只有(卧冰河)、(琅琊王冢)、(题玉泉)等数首吟咏山水景胜之作及二三篇文辞,散见于誌乘之中。公;亦善书,尤以行书见长。当时京都传有;家无野王字,不是官宦家之说。早期所书(重修石河广济桥碑),现存于临沂市博物馆内。乃是至今所发现周公唯一书法碑刻。其书风潇洒流利,拓本在国内流传甚广。因而;此次辉县寻碑;对于临沂挖掘和研究周京文化,可谓希望之旅。
辉县市百泉公园;乃是河南著名古典园林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一湖一山组成。湖呈长方形,以石砌岸,因水底泉眼无数,而称百泉。水自地穴迸出,累累如贯珠。其开凿于商代,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园在城西北二公里处,面积达3.4万平方米,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美誉。正当暮春之际。放眼望去,粼粼碧波画舟轻荡,长长芳堤绿柳婆娑,园中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石径拱桥,九曲相连,花木扶疏,古柏参天,云翔紫燕,鸟啭翠林,春景煞是撩人。单看古亭就有钓鱼、下马、课桑、灵源、涌金等沿湖而立。园亭设计古朴,造型玲珑剔透。读其名,便知各有典故,且独具风采。而尤以涌金亭为胜,亭名乃北宋文学家苏轼所题,书体楷行柔中藏锋,亭中且嵌有碑刻五十余块,入亭小坐,顿觉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人云;山水悦人性,胜迹怀古今,百泉公园,集自然风光、人文遗存于一体,多少大师名儒生于福地,避世圣贤来此隐居。惹名士挥毫,文人吟唱,岳飞题字,东坡放歌,板桥画竹,乾隆留墨,书中诗赋,碑上镌刻,足见中州文化底蕴之厚重。
湖之灵气,在于泉涌珠玑。园之精华,在于文化积淀之深厚,其中尤以碑刻悠久、内容丰富为最。可谓玲珑满目,各呈精彩,堪称中华瑰宝,计有各类古碑350余块。有些镶嵌在古建筑物墙面,有些独立于亭台楼阁之间,更多则被收藏于苏门山碑廊中。苏门山隶属太行支脉,山容古静,秀峰高耸,宝殿画楼,林木森森。而碑廊就在藤木掩映中,乃历代开山削石而建,现藏各类古碑171块,周京诗碑便是个中之一矣。时不待人,余等匆匆赏过湖中美景,便急急前往碑廊参观。碑廊山门为一石砌圆门,两块高大石碑立于门前,一为《乾坤正气》碑,一为《玉虚观碑》,乾坤正气碑乃明代书法家张淮书,其笔力苍劲,让人荡气回肠,玉虚观碑乃元代赵孟頫书,赵碑小楷娟秀,让人心生宁静。二碑巍峨,顿使人心生敬畏。余等正待入门参观,不料内中正在整修,无奈只得止步。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守门人告知旁边不远便是市文管局,或许有望特许一游。到当地文管文史部门走访,乃是计划中事。既然近在咫尺,何不就此拜访。
辉县市文管局就在碑廊一则不远处,此处原为卫源庙,亦属园中重要景观之一。虽已天晚,办公室内一年轻刘姓女主任仍在上班。刘主任细看了余等所呈关于临沂周京相关资料,亦对百泉诗集中;周京诗作错注表示认同。并欣然作导,引领余等到碑廊参观寻碑。碑廊看似刚刚整修过,有数十米长,青砖砌墙,红柱灰瓦,碑刻大小各异,行草隶篆,精彩纷呈,镶嵌在墙面上,令人目不暇接。
余等随刘主任按朝代顺序依次读碑,只是此时;已无心细读众碑精华,而一心欲寻族人心仪之物矣。还是玉佩侄眼尖腿快,最先在碑廊拐弯处发现了周公诗碑。诗碑保存完好,高約一米,长近四五米。有先祖周京题撰诗作六首。乃是明万历四十二年,周公同付使郭湸赴甘肃册封肃王,应郭湸仲兄郭淐之邀游苏门山所作。标题为:甲寅夏奉使肃籓取道游苏门憩百泉书院三首、“登嘨台”、“自涌金亭泛舟至桥口”、及“饮郭苏门太史泉亭”三首(六首诗文附后),诗多为五律。“共城稻可炊,百泉水可饮。聊停万里骖,信宿此高枕”。遥想当年公奉使肃藩,一行车马跋涉万里,得副使郭湸仲兄郭淐之邀而取道辉县,终可暂停小憩,尝共城稻香,品百泉水甜,夜可高枕而眠,心情是何等愉悦。“小艇俄三易,残杯复几斟。留连无限意,斜日挂云林”。小艇短时就换了三次,杯中之酒饮尽又斟,客人陶醉于美景佳醇,以至夕阳西下,亦难以离去。“颇怪淹留久,还怜跋涉虚。尽日观鱼鸟,悠悠想结庐”。全怪主人盛情挽留,怜惜客人长途跋涉之虚,将车马停在林中住所门口,居在渭河南绿竹别墅,尽情赏鱼游碧水,听鸟啼嘉树,真想长久在此结庐而居矣。六首诗作,将昔日公与郭家二公,流连於书院啸台,对酌於泉亭幽墅,引颈放歌,挥毫留墨之盛况,跃然纸上,堪称一段千古佳话。略观诗碑,更比临沂(重修石河广济桥碑刻)潇洒流畅。据《临沂风物志》载;临沂书法,晋有羲之,唐有真卿,有明以来,当属著名书法家周京最具代表性及影响力。诗显文采,字张功力,真瑰宝也。原碑落款为琅琊、周京、寤西、甫。琅琊乃今山东临沂市,寤西乃是公之字号,甫;男子也。如此明了,可惜在碑廊导读碑名上,也错以百泉诗集注解中清朝将军周景寤为此碑作者,古人书写京字,口子中多有一横,许是今人误认为景字,加之断句有错,以至造成张冠李戴,让人啼笑皆非。至于诸城清代是否有个将军叫周景寤,又因何故到辉县题写诗碑,便无需考证矣。
告别百泉公园及文物局刘主任,余等又赴新乡定国村寻得郭氏二十代孙郭赞兴先生。一行人在郭君引导下游览了郭氏进士府,得见其从国家文史馆内搜集编著郭淐诗作(绿竹园集),内载郭湸同礼部主事周京奉旨前往兰州肃王府册封,仲兄郭淐在新乡别墅——绿竹园送别,有“绿竹园送周玉衡仪部同家季册封肃王之兰州”诗四首。玉衡;乃古人同僚间尊称,仪部用为礼部主事及郎中之别称。众人对当地政府及郭氏族人;致力保护和挖掘先哲文化遗产深表赞赏。应是郭周两族有缘,昔日两姓先祖同为御使。历经五百年沧桑,后人竟有缘相逢,实乃幸事也,众皆感慨不已。出郭氏进士府,环顾新乡地界已是暮霭沉沉,繁星烁烁,万家灯火通明之时。至此,辉县市寻碑之旅可谓圆满结束。余等是夜即打道回府,一日往返七千余公里,虽累,但心却悦之。同行族人有景强叔、效敏哥及建家。向远、玉佩三侄。故作此文,聊以为记。有诗曰:“奉使肃籓过苏门,绿竹园中酒几巡?昔日风光无觅处,读碑怀旧思故人。
注;(一)郭淐:字原仲,原籍河南新乡,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吏部右待郎,赠尚书。晚年寓居百泉,有含晖园读书之所。
(二)郭湸:字季昭,好梦诸,淐之弟。原籍河南新乡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陕西布政使参政。晚年寓居辉县孟庄。
辉县百泉碑廊周京诗碑六首诗作
甲寅夏奉使肃藩取道游苏门憩百泉书院三首
一
太行分附庸,卫源出神藩。
久矣动梦游,偶然入题品。
共城稻可炊,百泉水可饮。
聊停万里骖,信宿此高枕。
二
未行须我友,地胜亦堪留。
百道泉如沸,千峰翠欲流。
携琴聊坐石,呼酒复登楼。
泛泛随鸥鹭,真同不系舟。
三
高阁虚凉入,凭栏俯夕阴。
几家烟水近,一泉月波深。
狎浪鱼翻藻,惊栖鸟出林。
岭头云片片,如有鸾凤音。
四 登啸台
草衣仍土窟,人世此同忧。
不更形骸累,都将笑傲收。
山川如一日,风月又千秋。
如问登台者,谁为嵇康俦。
五
自涌金桥泛舟至桥口
窈窕乘流下,溪桥路可寻。
激轮终日转,束流一时深。
小艇俄三易,残杯复几斟。
流连无限意,斜日挂长林。
六
饮郭苏门太史泉亭
同君来别墅,又复驻征车。
颇怪淹留久,还怜跋涉虚,
云林辋口宅,水竹渭南居。
尽日观鱼鸟,悠然想结庐。
2017年四月暮春于古郯
http://s8/mw690/0026ZrYjzy7aKR84Mbtc7&690
http://s13/mw690/0026ZrYjzy7bnfkKZf6cc&690
辉县百泉碑廊周京诗碑
http://s14/mw690/0026ZrYjzy7aKR8rejj6d&690
http://s14/mw690/0026ZrYjzy7aKR8Kng12d&690
http://s1/mw690/0026ZrYjzy7aKR97keA10&690
辉县百泉公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