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舒服时可以按压“内关穴”

标签:
心脏不舒服按压穴位 |
分类: 心脑血管 |
“补血强心按内关穴”
内关穴是临床上用来宽胸止呕、补血强心的重要穴位,堪称人体自带的救心丸。
取穴方法:手腕处有几条横纹,在紧挨手掌的腕横纹处放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在食指处、手臂两条筋中间的位置就是内关穴。
操作方法:以另一手拇指按揉内关穴,感觉穴位酸胀为宜。用于日常养生、美容养颜,可每次揉200圈,每天早中晚三次;治疗胸闷、胸痛、胃痛时,力度要大一些,按揉到闷痛缓解为止;如遇烦心事或抑郁发作,力度中等,按揉到心中豁然为止。
http://s10/mw690/0026YCMqzy7dK5PfA01a9&690
分割线////////////////
心脏病的预防,经常按揉三穴位,心脏病不找你
经常按摩以下三个穴位就可以对心脏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第一个是:内关穴
内关穴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是同身寸,不是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是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不管你是心慌也好,胸闷也好,胸痛也好,或者是经常出现晕厥也好,都可以来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怎么来按?你就用拇指压揉它就可以了。用一定的力压揉,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你会感觉到有明显的酸痛,这就能起效了。如果你按上去什么感觉都没有,不会起效的。
没病时按摩可以保健,如果难受起来马上按揉,难受可以很快缓解。
平时保健每天按摩2-3次就可以了。每次按摩时间5-10分钟,不用太长,两边的内关穴可以交替进行。
有人会问,内关穴为什么能够治疗心脏?这是古人治疗胸部疾病摸索出来的经验,这个穴位是心包经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它的疗效是公认的,是整个中医公认的。
第二个是: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是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你可以用大拇指顶着这个穴位,顶到什么程度呢?顶到局部有酸痛的感觉,胸痛腹痛一会儿就缓解了,这个穴位缓解心绞痛是非常快的。它是20多年前一个军医发现的,他还发明了一个东西,就是在这个穴位里放一个小弹簧,胸痛的时候往椅背上一靠就可以缓解,但在体内放进一个异物还是不好啊。平时可以让别人来帮助我们按摩按摩这个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
第三个是: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是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是“膏”的原穴。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的病变。大家都听说过“膏肓”吧,“病入膏肓”就是病比较严重。“膏肓”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古代有好多解释,现在通行的解释就是心脏的下面、膈的上面,把这个地方叫膏肓。其前面对应的正是鸠尾穴,说明这个穴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穴位。但是用这个穴位治疗心脏病心绞痛,书上没有记载,这是我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个穴位。从预防心绞痛的角度来讲,鸠尾和至阳是两个很好的穴位。鸠尾和至阳这两个穴位还有一个特点,从神经解剖的角度讲,前后是一个神经节段,但至阳穴不便于自己操作,鸠尾穴方便自己操作。
分割线/////////////
几个有助于健康的按压穴位
赶走高血压
取穴:位于耳郭背面,用手摸时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条凹沟,此处就是耳背沟。
功效:经常按摩不仅能降血压,还能消除头晕目眩、耳鸣耳痒。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耳朵的上半部分,用拇指对准耳背后的凹沟,依据凹沟的走势,由上向下按摩,每次按摩15下,每天按摩2~3次,以耳部微微发热为度,力量不宜过大。
赶走糖尿病
取穴: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功效: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操作方法: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穴,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赶走高血脂
取穴:将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外侧即是足三里穴。
功效:有降脂的功效。宁心安神、疏通经脉。
操作方法:涂点红花油在该处,每天早晚食指按揉5~10分钟,坚持一周。
赶走冠心病
取穴:离腕横纹三个手指的位置,此处就是内关穴。
功效:内关穴是对心脏调节作用最强的穴位之一。点按内关穴能强心、调节心律、缓解胸闷,能够治冠心病。
操作方法: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赶走颈椎病
取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
功效:后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够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后溪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赶走关节炎
取穴:在膝盖骨后背的凹陷处,就是委中穴。
功效:该处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长期拍打可以赶走关节炎。
操作方法:拍打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两周拍打一次。
赶走便秘
取穴:在肚脐旁开三个手指的位置,此处就是天枢穴。
功效:能够通肠道,治疗便秘。
操作方法:每天至少敲打两次,每次5~10分钟,敲至小腹发热为止。
上面7个方法,非常容易学,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到。大家一起健康!
分割线//////////
心脏不舒服找三穴
2015-08-05 今晚网-中老年时报(天津)
老是莫名其妙的心跳过快,全身乏力,心中惶惶不安,或稍一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就心慌气短、胸闷加剧,甚至心前区疼痛,这意味着心脏出了问题。若心脏不舒服,千万别忘了极泉、至阳、膻中这三个穴位。
调心按极泉
所谓“泉”就是源头的意思,泉就是心经的泉眼,心经从这个泉眼开始,向下蜿蜒流行。心经在身体内部搜集来的精华物质,就是从这里破土而出的,这个地方的能量是不是丰沛,直接影响着整个心经的经气是不是充足。
极泉穴就在腋窝的最深处。如果出现心悸(心律不齐)、胸闷、上气不接下气、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可用手指按压在极泉穴上,如果感觉这个地方酸酸麻麻的,那就保持这个力度左右拨动。如果用力得当,马上就会感觉麻痛,这时候心脏不适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强心按膻中
膻中穴在心口窝的地方,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与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活动基础——气,密切相连。凡是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机淤滞等都可以通过它来调治。
有的人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受了什么刺激,生气了,这时候往往气运行不顺畅,气滞血淤,心脏供血不足,肯定会很难受。这时候,可用右手搁在膻中穴,先按顺时针方向轻揉100下,再按逆时针方向轻揉100下。按揉膻中可以扩张血管,调整心脏功能,是增强心肌供血的强效“救心丸”。年纪大点的人,平时作为一种保健措施,也可以经常按摩膻中,加强气的运行效率,这样对于防治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也有帮助。
宽心按至阳
在我们的后背两侧有两块鼓起来的骨头,叫肩胛骨。在肩胛骨的下角,就是最下面的那个点,将两个点结合起来画一条线,与后背正中结合的地方就是至阳穴。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心跳时快时慢,尤其是遇到精神刺激或过度劳累时,可以按摩至阳穴来调整。手弯到后背,用食指和中指合力使用,力度可以加强一点,给至阳穴多加一点动力,心慌气短的问题要不了多久就能解决了。(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