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多沙不可怕,窄深河槽输沙能力大

(2025-06-13 09:02:13)
标签:

洪水

环境

黄河

时评

杂谈

分类: 我的回忆
黄河多沙不可怕,窄深河槽输沙能力大

齐璞  孙赞盈 李岩 (黄委会水院)


 摘要:黄河中上游的近几十年大规模的治理引起的水沙趋势性变化:黄河来沙量逐年大幅度减少、进入下游大洪水已经消失、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河床产生强烈冲刷、河槽的过洪能力逐渐增大;没有发生高于警戒水位的流量,下游河道防洪形势发生巨变。此外输送到河口的沙量也大幅度减小,河口淤积延伸减弱,其对上游河道影响可以忽略。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以进行泥沙多年调节,充分利用窄深河槽输沙能力大排沙入海,河槽还会长期发生冲刷。目前的下游河道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安全河流,必然影响黄河流域治理。为了防止发生华北地区河流过度治理局面出现问题,引起黄河下游环境变坏,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调整控制黄河中上游治理工程规模是必要的。

  关键词:水沙趋势性,冲刷,淤积,河槽泄洪,平滩流量,小浪底水库,黄河

  

    黄河是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制造灾难无数。这个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难题,竟在短短几十年间解决了。

泥沙在下游淤积是洪水泛滥根源,历史上是一条灾难深重的河流。过去黄河与灾难紧密相连,提起黄河即联想起洪水泛滥,民不聊生。为了从根本上治理,曾以“节节蓄水、分段拦泥”的规划原则,对黄河做了全面规划,企图使黄河变清,从根本上解决下游的洪水灾害。由于规划不符合国情,三门峡水库被迫进行两次改建,改“蓄水拦沙”为“滞洪排沙”运用。

    然而,目前的黄河不是50年前的黄河,对黄河认识也不是50年前的认识,其治理方法也不应是50年前老办法!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黄河干支流上修建大量水利工程,洪水和泥沙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已经使黄河来水来沙条件与下游河道情况发生巨大变化,黄河来沙量与洪水流量均大幅度减小,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下游河床发生强烈冲刷,洪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槽过洪能力迅速增大。水利部针对21世纪黄河治理,提出“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宏观治理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黄河下游已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大河。美国密西西比河河道防洪标准是50年至百年一遇;长江下游防洪标准是40年一遇,设防流量80000 m3/s,三峡水库建成后到达百年一遇。黄河下游河道目前的设计洪水标准达到千年以上明显偏大,造成下游河道超标准堤防工程和中游过度治理,潘家铮院士几年前已经提出对黄河设计洪水标准进行重新审定。

  主要结论:

  1)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下游河道发生强烈冲刷,河槽泄流能力迅速增大,防洪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河床不抬高已经实现。但游荡河段主流还在宽浅河槽中不断摆动,对稳定主流、引水防洪均不利,应通过有效工程设施加以控制。

  2)黄河干支流及流域治理使得黄河洪水流量和沙量趋势性大幅度减小,对黄河治理的前景会产生重大影响。小浪底水库可以来发挥更大防洪、利用洪水排沙,供水等综合效益。今后入海水沙量的减小,使得河口淤积速度对下游影响不断减弱,甚至可以忽略。

  3)鉴于黄河来水来沙条件已经发生趋势性变化,对黄河洪水设计标准及设防流量应尽早进行审定,包括合理的防洪标准,设计洪峰流量值。对黄河流域大型水库兴建应当适当控制,防止出现华北地区河流长期断流,流域环境恶化情况发生。黄河宽河治理规划应该尽早重新修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