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15)
(2018-08-14 09:04:40)分类: 《黄金十年》 |
每当我顶着热辣的阳光,走在寸草不生的沥青路上时,我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实力的重要性。虽然我很清楚,实力不能决定一切。但是,我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依靠强大的实力来改变命运。
写作的策略
应该说,这个策略,是贯穿黄金十年的主线条。
我的思维模式是以战略作为概括称呼的,因此,我从来不吝啬于用作战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企业运营过程中那些具有战略特质的东西。
通过我个人长期的写作经验来看,文字就是作家手中的兵,章节的编辑即是脑海中对于军队的编制,把一个章节想像成一个军团、把一本书想像成一个集团军,而市场即是检验战斗力的实际战场。我相信在所有精明统帅的眼里,军队本身只是他脑海中契合于战争谋划的符号和标签,正因为如此,我也一直觉得,通过对于文字符号和标签的长期驾驭,一个著作者完全可以像精明的军队统帅那样指挥庞大的军团作战。
写作就是在雕刻一件工艺品,笔尖和白纸分别是刻刀和原材料。
对我而言,字与钱之间的关系,是兵和粮之间的关系,筹集粮草是为了支撑军队,而支撑军队则是为了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同理,筹钱是为了支撑我的写作,而写作则是为了继续将改变命运这一场大战进行下去。
兵无粮则无以为继,我写作无钱则无以生存,但是同时,所谓兵和粮都只不过是达成战争目标的必要条件,而所谓字和钱,则只不过是我用以实现人生飞跃的必须条件。
有粮未必有兵,同样,有钱也未必要写作,但是反过来,有兵就必须要用粮来供养,而写作也必须要由钱来维持。之所以强调说是兵粮、字钱而不粮兵、钱字,正是因为要将战争进行下去和要将写作进行下去。
有了兵,就可以用来实现战争目标;有了字,就可以依靠它来达成改变命运的目的。由此看来,所谓兵和字,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都是当事者赖以实现自身目标的力量。
字与钱、兵和粮,牢牢地抓住其中的两条线,则字与钱、兵与粮就都会为我的人生目标服务。
一不写小说,二不搞艺术
首先,我得声明,我很佩服写小说的人,我对搞艺术的人也很尊敬。
但是,可能是个人偏好吧。在我写作之初,我给自己定下了两条标准:
第一,不写小说;
第二,不搞艺术。
有的网友,直呼我为文艺青年。这个,怎么说呢?
在外人看来,我的确是一个文艺青年。但是,在我看来,我与文艺青年这个标签,根本就不沾边儿,我甚至不觉得我是一个作家。
文字,在我手中,就好比是士兵,是我用来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
古人有一句话,兵家就是娼家。很不凑巧,我就是一个娼家。我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改变命运。
但是,革命不能靠军阀。要想改变命运,不能靠关系和运气,必须依靠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实力。
文字,就是我的力量。我要做的,就是使用这种力量,来改变我的命运。在我看来,写作发文,与征兵打仗的道理,是相通的。
多钱善贾,长袖善舞
这是法家集大成都韩非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你的钱多了,你做生意就会很容易,你的袖子长了,你跳起舞来,也会很方便。
这一种附加优势,我们常常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其实,就是因为强者有附加优势,弱者只能干瞪眼。
我知道我没有什么优势,我要写作,就必须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前期努力积累,等到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再冒头。
黄金十年证明我的这个策略是成功的。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厚积薄发的习惯,附加优势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