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五千年:神话时代,绳结记事(0021)
(2017-10-05 11:35:44)
标签:
绳结记事亚历山大 |
分类: 《漫话五千年》 |
记得,那是公元前323年的第一场雪,比公元前324年来得稍晚了一些。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带着他的战士们,一路打到了亚细亚。
到了之后,亚历山大听到下面有个不知名的小弟弟,向他报告所罗门王结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子的,话说几百年以前,弗吉尼亚王戈迪亚斯,在一辆牛车上绑了一个很复杂的绳疙瘩,并且放下狠话,哪个要是能解开这绳疙瘩,就立即推选他做亚细亚之主。
想做话事人,不需要龙头棍,只需要解开一个绳疙瘩?有这种好事?
于是乎,从那以后,一个绳疙瘩引无数江湖豪杰竞折腰,各路好汉纷纷前来想要解开这个绳疙瘩。
江湖传闻,绳疙瘩中有绝世武功秘籍,谁得之不仅可以立即成为亚细亚的掌门人,而且可以练就一身绝世神功称霸武林。
武林至尊,麻绳疙瘩。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小道消息就这样传播开来了。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居然没有一位好汉能够参透其中的奥秘解开这个绳疙瘩,许多成名已久的武林高手甚至连绳疙瘩的头都不知道在哪儿。
几乎没有一位好汉会静下心来仔细参透。这也不能怪人家,竞争大、压力也大呀,结果,绝大部分好汉也只能望绳兴叹了。
亚历山大听到那个小弟弟说完,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一边庆幸还没有人解开那个绳疙瘩,另一边也很纳闷,不就是个绳疙瘩吗?俺就不相信解不开了!
心里面这样想着,亚历山大被人带到了那个绳疙瘩前面。
接下来,亚历山大看呀看、想呀想,多么希望能灵机一动找到一个绳头。
无奈,怎么搞都不行呀。
亚历山大不由得赞叹,这戈迪亚斯之王真是不简单呀。
突然,亚历山大拍了一下脑袋。不对!俺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思路来呢?俺不跟你纠结了,俺也不看了,也不想了,我砍!
就这样,亚历山大抽出腰刀,一刀砍了那个绳疙瘩。
妥了,那个迷倒了无数英雄好汉的绳疙瘩就这么解开了,亚历山大就此做了亚细亚之主,不过真没学到什么神功秘籍。
读到此,不少人开始架起铁锅,堆积柴禾,炖起了心灵鸡汤。什么要学会逆向思维了,看清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了,不要被眼前的假象迷惑之类的。
阿蛮不喝心灵鸡汤,只是在想,是否那个时候的西方人也在搞绳结记事?
这个吧,尚在考证之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辈子分解。
阿蛮现在关心的是,中国古代人是如何用绳疙瘩记事的?
一般人的印象中,用绳疙瘩记事好像不怎么靠谱,没规律可循不说,单是那个绳疙瘩本身就让人脑袋大。
虽然咱这绳疙瘩没有像亚细亚的绳疙瘩那样能让人纠结几百年,可是,让你纠结几十年的能耐总有吧?
再不济,纠结几年、几个月、几天、甚至几个时辰,那也够你受的。
试想,你困了想要睡觉,可愣是想不起来床在哪儿摆着。于是就找绳疙瘩记事,想要唤醒你对于床在哪儿摆着的记忆。
结果,你纠结起来了。到底那个绳疙瘩是嘛意思?这个绳疙瘩好像是在说我明天几时起床?
就这么着吧,您就纠结吧。忽然抬头一看,天亮了,黄花菜都凉了,您都忘记看绳疙瘩究竟要干吗了。
人家古人就是这么纠结着过活的,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个疙瘩,以后只要看见这个疙瘩就会想起那件事了。
要记住两件事,您就打两个疙瘩,三件事那就三个疙瘩吧,以此类推,您要是想记住一百件事情可咋整?
打一百个疙瘩不就行了呗。
好嘞,一件事情一个疙瘩、两件就两个、三件三个、四件四个……别吵!这是第几个疙瘩了?几件事了都?
得,之前白忙活了,还得重新数。
看来,绳疙瘩记事真是不靠谱呀,纠结不说,还老搞混。
其实,这只是现代人杞人忧天。一个绳疙瘩,绝不像你想的那样纠结和混乱,而是足以开启一个文明时代。
据说当年波斯王大流士在御驾亲征塞西亚人之前,给了他的指挥官们一根打了60个疙瘩的绳子,并且放下狠话:亲爱的爱奥尼亚的男子汉们,打从你们今天看见我出征塞西亚人这天起,每天就解开绳子上的一个疙瘩,解到最后一个疙瘩那天,要是俺还没有回来,你们就收拾包袱,开船各自回各家吧。
这个事情吧,不仅各方都有报道,而且也可以参考相关教科书。
《易·系辞下》中说:上古绳结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孔颖达说: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
您别小瞧了一个绳疙瘩,它足以在古代引发一场文明的革命。
绳疙瘩记事的各种疑点和困难,虽然的确存在,但是人家古人可没有现在普及的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
对于他们来说,绳疙瘩记事尽管有诸多不便,可是已经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先进和最便捷的记事方法了。
根据某些老学究的梳理,绳疙瘩记事,其部件构成及其工作原理都有着标准化的流程和明显的效果。
单是绳子本身就有很大的学问。不同的绳子其颜色也不一样,赤橙黄绿青蓝紫,光是这七种颜色的数学排列,就能搞得你头晕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