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新作《战略论》-实力与战争(205)
(2015-07-28 07:49:39)
标签:
军事 |
分类: 军事战略 |
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的强盛并不是单向度的关系
国家的强盛可以建造出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的强大也能够促使国家走向强盛,罗马帝国与秦帝国即是因为其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使得国家走向强盛状态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两次世界大战中许多为着战争目的而发明的新军事技术在战后应用到了社会发展领域结果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强了相关国家的实力。
军事力量的大小,尽管不能完全决定战争的进程和结果,然而确实对战争的胜负发抖着直接的促动作用。永远都不要把对手设想成傻大个、任由你在他背后施展奇谋妙计,雄厚的战略基础和精巧的谋略固然能够在相应的条件下助你赢得巨大的胜利,可是,在你这样做时你至少应当将敌手在这两方面的举措放到同等的位置上。这样,当敌我双方的战略基础和谋略运用都对待的时候,军事力量的大小本身就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显著因素。
以少胜多,是双方统帅的指挥才能在发挥作用,常见的情形却是军事力量强大的一方战胜弱小的一方。军事力量强大,并非一定指一方的所有军事力量整体上大于另一方,能够不断创造局部力量优势的一方也可以取得相应的以众击寡的效果。所谓军事力量的大小、强弱,这道理与物理学中重力的大小颇为类似,以大击小、恃强攻弱,原本自然之理,只不过它们并不单独发挥作用而是在军事战略的整体框架中发挥作用。
所以孙武的兵法虽然精妙,然而由于吴国军力有限而始终不能帮助吴王建立稳定的霸权、更不用说统一天下了,孙膑的兵法尽管高超,可是齐国在袭击了魏国两次之后自身也损失惨重,原本就弱小的齐军即使获取了两次胜利也难以打垮战力强大的魏国。
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弱程度并不总是与其所拥有的军事基础条件成正比关系的:有时一个国家拥有雄厚的军事基础条件但是其军事力量的规模和水平却都处于显著的弱势状态,19世纪末期的美国即是处于这种状态;有时一个国家的军事基础条件尽管很薄弱但是其军事力量却强大得令人吃惊,20世纪头十年的日本帝国就属于这种状况。军事基础条件雄厚,是在说这个国家有着充足的条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力量,但是实际的情形却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弱要依据现实的形势与它的战略意志。在2012年之前的三十年间,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建造象征海洋力量的航空母舰,可是中国人缺乏这种强烈的战略意愿同时又担心会因此而招致各邻近大国的攻诘,可是当中国人真正决定建造并将造舰计划付诸实施后,尽管中国所处的周边地缘环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而中国人追求海洋大国的战略愿望却变得如此强烈以致于促使他们加大投入来建设海洋力量。
所谓“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原意是人的衣袖长了他就可以很容易地跳舞、人的钱财多了他就更容易进行施舍,这种说法的真意是背后所能依靠的力量越强大而你办起事来就越容易成功。(《韩非子·五蠹篇》)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往往能够自动弥补战术上的缺陷与不足,但是反过来讲,精妙的战术对于有限实力的弥补则更多地属于权宜之计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尽管军事实力与战术策略二者对于军事战略的整体效能发挥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者各自发挥其效力和影响另一方的程度和方式都是各不相同的。
难以获取的强大实力在获取之后会使你的进攻变得容易
强大的军事力量虽然难以获取,但是一旦你获取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你在投入使用作战时就会变得底气十足。
所谓“国以难攻,起一取十,国以易攻,起十亡百。国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民易为言,难为用。国法作民之所难,兵用民之所易而以力攻者,起一得十;国法作民之所易,兵用民之所难而以言攻者,出十亡百。”(《商君书·说民第五》),其意思即是:国家用难以获取的力量去攻打其他国家,使用一分的力量而能够收到十分的作战效果,国家用易于获取的空洞谈论去攻打其他的国家,使用十分的力量反而会损失一百倍的力量。国家喜好实力这就叫做用难以获取的东西去攻打其他国家,国家习惯于空谈这就叫做用易于获取的东西去攻打其他国家。民众们喜好进行高谈阔论,那么国家就很难在平时和战时使他们进行农耕和作战。国家的法规促使民众从事那些难以获取的事情,战争中就容易使用民力去攻打其他的国家,使用一分的力量就能够收到十分的效果;国家的法规促使民众从事那些容易获取的空谈言论,战争中就很难使用民力去攻打其他的国家,使用十倍的力量反而会损失一百倍的力量。
一个人想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他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与锻炼,尽管他在此期间需要付出太多的汗水与辛劳,然而一旦他练就一种本领,他此后在使用它时就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就此看来,本领或者我们称一个人的能耐,就像一个国家的国民军是这个国家可以长久地依赖的力量一样,是这个人可以长久地凭借以立足社会的东西。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的获取过程也同样是很艰难的,但是一旦这个国家获取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知道如何长期地保有之,那么这个国家就得到了可以长久地依赖的东西。
一些人反驳说,所谓本事并不是非要在一开始就要练就的,在你进入社会生活之后你依然可以练就本事,这当然也属于一个人练就本事的途径。但是如果不首先进行基本的理论训练而只是寄希望于在社会生活的经验中进行总结,通过这种途径而最终成功的人士也毕竟只属于极少数。
(曹恩硕百万字新作《战略论: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第二百零五【主要贡献】统一战略学三大流派,提出军事力量循环系统,战略学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