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新作《战略论》-三要素战略(17)
(2014-09-19 08:08:24)分类: 军事战略 |
在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许多次战争和众多因为势的作用而终究没有发生的可能性战争中,这种情形也同样适用。在军事力量对比中,一方由于情报不准确、误会、轻信等因素而相信另一方具有绝对优势或者战斗力异常强大而战无不胜,因而主动放弃对另一方的抵抗而撤军、讲和或者投降,这些都是另一方在前者的意识中所制造出来的不可战胜的形势在起作用。此外,在实际的战争过程中,军事统帅们又总是倾向于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作出偏离实际的估计,在我方力量占据优势的时候,他们总是将我方的力量优势估计得过高而同时低估对方,而在对方力量占据优势的时候,他们又总是将对方的力量优势估计得过高而同时过低估计自己,这些其实都是某一方占据力量优势的形势在另一方中起作用所导致的。
由于势的作用而促使当事者在行为上发生改变或者逆转,这就是我所说的行为受制于势,因而研究势的真正切入点是当事者的行为。
势起作用的另一种情形不在于外部而存在于当事者的内部。
势的累加,你的实力日益强大,而在你日益强大的实力内部,也同时能够为你带来新的力量形式,这种新的力量形式常常因为是从你的实力构成的精锐部分中产生,因而其战斗力反而会高于你现有的全部军队。
势的累加,在军事领域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比如,当一个独立领导军队的统帅手中军队数量过少时,他只能依靠这些军队来进行作战,但是当他手中所掌握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多时,他就有着充足的兵力来为自己组建起一支精锐亲卫队,而且通常这支精锐亲卫队其战斗力要远远强于其他各军并因此而成为统帅手中的王牌军和全军的主干力量。三国时期魏王国的开创者曹操在起兵时兵力弱小,而当他的军队日益发展壮大之后,他就主持组建了一支号称虎豹骑的神秘骑兵卫队,这支神秘的骑兵卫队全部都是从他的旧有军队中抽调的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而这支精锐虎豹骑的辉煌战绩也正显示出势的累加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此外,当一项新的科学技术被用于军事用途之后,你的作战效能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你在使用这种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对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加以补充、修改甚至是进行新的创造,反而回过头来促进了这种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完美和更新换代,而经过完善和更新换代之后的科学技术反过来再投入到军事用途中,而你的军事效能因此再次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这同样也属于势的累加作用。
势起作用的第三种情形是人们通常所形容的“水到渠成”
你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些东西,而只是在日常的活动中不停地塑造着可以帮助你获取这些东西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制造的这些条件足以促使你获取这种东西时,你就会感觉这种东西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你的面前。这种情形,人们通常形容为水到渠成,而在此处,我将它概括为自觉地塑造着实现理想的各种条件,而一旦条件具备理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简而言之,造势以实现预期目标。
当你面临异常强大的敌人时,你在一开始感到恐慌和觉得不可战胜敌军,但是你还是坚持与敌军作战,并在巧妙的战术运用中渐渐消耗掉了敌军的有生力量或者将其主干构成部分歼灭,尽管你此时的兵力依然处于劣势,但是由于你消耗掉了敌军的有生力量和将其主干构成部分歼灭了,因此,形势反而变得对你更加有利,而你则可以趁此形势继续打击敌人最终变弱为强、反败为胜。在这一过程中,你在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完全战胜强大的敌人,但是由于你的坚持和巧妙的作战行动,你渐渐地为自己赢得最后的彻底胜利塑造出了有利的形势。
形势与行动趋势
形势是外界影响和牵制你的行为方式的势,行动趋势则是你自身行为方式的趋向。形势并非能够完全如你所愿,并且在许多时候单个的人根本无法改变形势,但是,你的行动趋势却发自于你自己,而你的行动趋势也并不是总能够按照你本来的初衷进行的,因为你不得不受到外界形势的制约而发生与外界形势相契合-相反或者相顺应的行为趋势。
势的形态
势的形态就像水流一样柔软、曲折,但是,势却并不等同于水流,势所主要指代的是水流的通道。势的形态,由力量本身和使用力量的方法共同决定,一如水流的态势由水流本身和沿途的地形共同决定一样。
势的简单形态通常是很明显的,比如一比二的力量对比、只要对方有一半的力量转投我方而对比就会变成截然相反的二比一,但是,这只属于一种微观的情况。势是由一连串简单形态所构成的,每一个简单形态的变动,尽管不像一比二与二比一这样显明,但是却是最终促成势之整体形态的因素。
如果仅就势本身来探究,就无法探究到势的全部形态及其原由,因为势还要受到力量的起点与终点的限制,所谓力量的起点是指使用力量时既有的力量状态,所谓力量的终点则是指使用力量达成目标时的力量状态。力量的起点和终点,尽管对势本身产生着牢固的制约关系,但是,起点和终点却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并且由于终点总是在最后在实际上得以到达,因此终点实际所处的位置事实上也是要受到势本身的制约和催动的。
这样,人们就可以看到势的整体状态了,势的两端是紧紧地连接着它的起点和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力量通道。
(曹恩硕百万字新作《战略论: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第十七【主要贡献】统一战略学三大流派,提出军事力量循环系统,战略学集大成之作。)
在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许多次战争和众多因为势的作用而终究没有发生的可能性战争中,这种情形也同样适用。在军事力量对比中,一方由于情报不准确、误会、轻信等因素而相信另一方具有绝对优势或者战斗力异常强大而战无不胜,因而主动放弃对另一方的抵抗而撤军、讲和或者投降,这些都是另一方在前者的意识中所制造出来的不可战胜的形势在起作用。此外,在实际的战争过程中,军事统帅们又总是倾向于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作出偏离实际的估计,在我方力量占据优势的时候,他们总是将我方的力量优势估计得过高而同时低估对方,而在对方力量占据优势的时候,他们又总是将对方的力量优势估计得过高而同时过低估计自己,这些其实都是某一方占据力量优势的形势在另一方中起作用所导致的。
由于势的作用而促使当事者在行为上发生改变或者逆转,这就是我所说的行为受制于势,因而研究势的真正切入点是当事者的行为。
势起作用的另一种情形不在于外部而存在于当事者的内部。
势的累加,你的实力日益强大,而在你日益强大的实力内部,也同时能够为你带来新的力量形式,这种新的力量形式常常因为是从你的实力构成的精锐部分中产生,因而其战斗力反而会高于你现有的全部军队。
势的累加,在军事领域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比如,当一个独立领导军队的统帅手中军队数量过少时,他只能依靠这些军队来进行作战,但是当他手中所掌握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多时,他就有着充足的兵力来为自己组建起一支精锐亲卫队,而且通常这支精锐亲卫队其战斗力要远远强于其他各军并因此而成为统帅手中的王牌军和全军的主干力量。三国时期魏王国的开创者曹操在起兵时兵力弱小,而当他的军队日益发展壮大之后,他就主持组建了一支号称虎豹骑的神秘骑兵卫队,这支神秘的骑兵卫队全部都是从他的旧有军队中抽调的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而这支精锐虎豹骑的辉煌战绩也正显示出势的累加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此外,当一项新的科学技术被用于军事用途之后,你的作战效能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你在使用这种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对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加以补充、修改甚至是进行新的创造,反而回过头来促进了这种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完美和更新换代,而经过完善和更新换代之后的科学技术反过来再投入到军事用途中,而你的军事效能因此再次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这同样也属于势的累加作用。
势起作用的第三种情形是人们通常所形容的“水到渠成”
你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些东西,而只是在日常的活动中不停地塑造着可以帮助你获取这些东西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制造的这些条件足以促使你获取这种东西时,你就会感觉这种东西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你的面前。这种情形,人们通常形容为水到渠成,而在此处,我将它概括为自觉地塑造着实现理想的各种条件,而一旦条件具备理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简而言之,造势以实现预期目标。
当你面临异常强大的敌人时,你在一开始感到恐慌和觉得不可战胜敌军,但是你还是坚持与敌军作战,并在巧妙的战术运用中渐渐消耗掉了敌军的有生力量或者将其主干构成部分歼灭,尽管你此时的兵力依然处于劣势,但是由于你消耗掉了敌军的有生力量和将其主干构成部分歼灭了,因此,形势反而变得对你更加有利,而你则可以趁此形势继续打击敌人最终变弱为强、反败为胜。在这一过程中,你在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完全战胜强大的敌人,但是由于你的坚持和巧妙的作战行动,你渐渐地为自己赢得最后的彻底胜利塑造出了有利的形势。
形势与行动趋势
形势是外界影响和牵制你的行为方式的势,行动趋势则是你自身行为方式的趋向。形势并非能够完全如你所愿,并且在许多时候单个的人根本无法改变形势,但是,你的行动趋势却发自于你自己,而你的行动趋势也并不是总能够按照你本来的初衷进行的,因为你不得不受到外界形势的制约而发生与外界形势相契合-相反或者相顺应的行为趋势。
势的形态
势的形态就像水流一样柔软、曲折,但是,势却并不等同于水流,势所主要指代的是水流的通道。势的形态,由力量本身和使用力量的方法共同决定,一如水流的态势由水流本身和沿途的地形共同决定一样。
势的简单形态通常是很明显的,比如一比二的力量对比、只要对方有一半的力量转投我方而对比就会变成截然相反的二比一,但是,这只属于一种微观的情况。势是由一连串简单形态所构成的,每一个简单形态的变动,尽管不像一比二与二比一这样显明,但是却是最终促成势之整体形态的因素。
如果仅就势本身来探究,就无法探究到势的全部形态及其原由,因为势还要受到力量的起点与终点的限制,所谓力量的起点是指使用力量时既有的力量状态,所谓力量的终点则是指使用力量达成目标时的力量状态。力量的起点和终点,尽管对势本身产生着牢固的制约关系,但是,起点和终点却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并且由于终点总是在最后在实际上得以到达,因此终点实际所处的位置事实上也是要受到势本身的制约和催动的。
这样,人们就可以看到势的整体状态了,势的两端是紧紧地连接着它的起点和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力量通道。
(曹恩硕百万字新作《战略论: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第十七【主要贡献】统一战略学三大流派,提出军事力量循环系统,战略学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