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清帝国的生存战略(34)

(2013-05-08 07:22:31)
标签:

军事

分类: 战略史论著

对外战争评析

我们可以这样准确地概括中法战争,它是法国企图吞并越南、中国试图保护其藩属国的一场战争,中国如果能够赢得战争,它不仅可以维持住藩属国对它的朝贡关系而且更深层次能够确保西南边陲的不受威胁。

与安南的情形不同,清廷本应当在朝鲜采取坚决的措施,然而它却仍然不断在考虑是战是和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但是,如果因为坚决作战而致使晚清帝国的军事力量甚至领土、权益遭受灾难性的损失正如甲午战败后的割地赔款那样,那么战争本身就应当竭力避免或者在接触战中及时地利用某些战果来争取和议,如同在中法战争中利用陆路的胜利而及时促成和局那样。

阻挠晚清帝国设想和实施第三个战略环节即有效地使用力量以达成最终目的的不利因素还在于列强的压制,中国国内任何一种能够激起全体国民强烈而普遍的驱逐外敌情绪的措施都难以逃脱列强的干预与扼杀。比如义和团运动的普遍排外活动激起了八国联军的严重干涉,但是,通过仅对某一国或列强的某种具体行为却在清政府能够善加利用的情形中可以被其他列强所容忍,如果比如对法战争中民众的愤慨心理。将驱逐外敌当作为变革与复兴的明确战略目标来宣扬是不明智的,列强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对于它们既得权益的直接和蓄意的挑战。在中法战争期间,英国外交大臣格兰威尔所说的一句话最能反映出列强对于中国反击某一列强战争的普遍态度,英国“一方面不愿意中国的市场因长期敌对行为而耗竭;另一方面中国的任何胜利一般说来对欧洲人会有严重的后果。”

但是,那种据此而得出结论说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固有的共同的防范因而中国想要在此种防范中建设足够抵御西方列强的强大力量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说法则也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在同治中兴期间,列强甚至还主动提议并促使中国进行近代化的改革,尽管列强的这种促动只是为了将清帝国纳入到一个可以依照西方现行行事的国际体系之中以便它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操控,然而,清廷却完全可以策略性地利用这种有利因素而进行彻底的变革和同时在政策追求上以和平外交为目标,除非列强能够直接派军事占领清帝国并用它们的官员对中国实行直接的统治,不然,清帝国仍然有着可以进行彻底变革的缓冲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