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四大战略》(15)
(2013-04-11 18:09: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战略史论著 |
总理衙门
说总理衙门是西方列强在北京培植的代理人政府机构是不符合当时的真实状况的,但是确定无疑的是,列强有意通过这样的近代化政府机构将中国导入它们所设计的世界体系之中以便发挥代理人政府的作用。事实上,无论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哪些积极的政策态度都无法否定这些积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中国成为它们世界体系的附属物而存在的。
1860年9月咸丰帝逃出北京后留下年轻的恭亲王处理和谈事务,恭亲王从一个激进的主战者转变成为了一个更愿意采取务实外交态度并与西方入侵者打交道的实务家。而入侵者也兴奋于终于找到了一个享有崇高权位、愿意遵守条约行事的清朝大员,恭亲王惊喜地发现这些先前的入侵者愿意与中国人分享他们强大军事力量的秘诀并且还主动提出帮助中国训练出一支西式军队。
徐中约写道:“这位28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因此,通过外交赢得和平便成为政府的直接目标(标),而自强则显现为终极目标(本)。这种双向的手杖在京城得到了满州军机大臣文祥的衷心支持,在外省则得到几个实力派领袖如曾国藩、左宗裳和李鸿章等人的拥护。” ⑦
入侵者几乎没有领土野心以及他们遵循条约办事的习惯在办理夷务的官员心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设想即中国可以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争取在列强下次的入侵到来之前迅速获取足够抵御入侵者的能力,然而,这种设想得以成立的一个外部前提是入侵者在此期间的政策意图有助于保持清朝统治的继续与稳定状态,而无论如何,此时的清朝并不像恭亲王等人所乐观地想像的那样真的可以凭借自身的意愿来塑造和平的条件。
注释: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房德邻、郑师渠、郑大华、刘北成、郭小凌、崔丹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69页。
②杨宗亮:《晚清史研究新视野》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 第44页。
[美]费正清 刘广京 编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上卷第246页
④端木赐香:《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909年5月第1版 第86页 第88页。
⑤⑥同,下卷 第247-249页,第420页。
⑦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计秋枫、朱庆葆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8年1月第1版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