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弟兄在职场体验神的见证(记于本周一次小组聚会之后)
(2012-08-10 08:55: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见证恩典 |
一、在职场中相信全能的神
Jim弟兄80年代去美国,但直到96年才开始真正信主。信主后,对主的话非常渴慕,对聚会也非常热心,因为非常想对真理和主认识得更清楚。但他那时也初到微软,对业务不是十分熟悉,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感谢主,那时他得到的感动是,他所相信的神的全能的,是主管万有的,所以一遇到难处,就向神祷告,直接向神寻求帮助,也因而在很多事情上经历了神的恩惠。
比如,工作人都知道,工作与灵修和敬拜在某种程度上会发生冲突,主要是时间和工作的压力。他刚到微软的时候,工作计划制订得特别紧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忙起来,对神的热心就会减少。并且初信时,他又特别想聚会。于是就向神祷告:神啊,你不是全能的吗,你来管一管这事(意即使他有时间能够过属灵生活)。那时,他发现一个好方法,就是早上早一点来到office,在那里打开电脑,放赞美,借着赞美来敬拜神。因为是中文诗歌,所以同事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顶多就是嫌吵来敲敲他的门,那他就会把音量关小,但照常向主献上敬拜。不多久,又发生惊人的事,微软公司调整了工作计划,竟然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把原来的计划推迟了近半年。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也是不可想象的。Jim通过这件事体验到祷告的大能。因此,在处理工作与聚会的事上更加大胆。
一个周五,本来按照原来的安排,Jim可以参加一场中午的聚会,他也非常期待,但boss突然要他去参加一个会议,是中午1点。如果去聚会,就不能去开会,如果去开会,就不能去聚会。当时Jim祷告后的感动是参加聚会,把开会的事情交托给了神。他聚会后充满恩惠地回到办公室,当然会议早已经错过了,哪知boss第一时间出现,询问他是否去开了会。正当Jim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作答时,一位同事突然出现,对老板说,Jim根本不用去开那个会,因为那个会和Jim其实根本没有关系。哈利路亚,多么感谢,神亲自通过人来为他解围。
那时,常有华人传道人来西雅图布道,Jim就常邀请人一同去参加。一次恰逢里程(冯秉程)弟兄来布道,Jim又作好准备邀人前往。但这时却发生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他的一个印度籍的老板,其实是隔了好几级,非常不正常地越级叫他去自己的办公室。一到他的办会室,就锁上门,然后拿出一大打资料质问Jim说:你是我们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这些资料都是必须看的,你说你看了多少?然后没头没脸地指责他,甚至带脏字地责骂。Jim自己说,当时都被骂晕了。但他灵里面有个看见,就是这是魔鬼的攻击,是魔鬼借着这件事来搅扰他,攻击他。他离开对方的办会室后,向神祷告,求神来帮助。并且不为所动,继续带人去聚会。结果,过了不久,上面又来了一位老板,结果把攻击他的这位印度上司降级,变得和Jim在级别上一样。而且更加神奇的是,这位老板的办公室门口贴着经文,“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Jim当即知道这位老板真是神派来帮助他的。这在危机中再次体验了神。
除了在处理工作与信仰的关系中,有很多恩典的见证外,在业务本身中,Jim也无数次体验到神的帮助。在工作中,常有不会做的,那时就向神祷告,非常奇妙的就会得到神的帮助。通常技术上的求助邮件很少有人回复,因为所有的人都很忙,再说在这么大的公司,有谁会注意到一个技术人员的问题。但很奇妙的是,祷告求神帮助后,就有人开始回邮件帮助他。而且常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当他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求助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就有另外一个人,也许是刚好路过,就会突然出现,说:这个我做过,这个我会处理,我来帮助你。所以,公司的人员看到Jim时都觉得他很厉害,因为自己遇到技术上卡壳的问题时都会很紧张,但Jim却不慌不忙,还很坦然。而且问题也都能搞定。按Jim自己的话说,其实哪里是他厉害,他自己很不行的,只是因为他相信的是一位全能的神,是万有的主。
二、要住在主的爱里,不要惧怕
Jim分享,在工作当中,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就是惧怕。基督徒除了正常职场人士都会有的忧虑、压力与惧怕之外,还有特别的难处。因为基督徒的身份,害怕因为自己技术上的不过硬,或是没有做好,给神的名带来羞辱,因而感到惧怕。另外,会因为自己的软弱,受到撒但的控告,而感到惧怕。在和人接触时,也有传福音的感动,但因担心自己没有好的见证,而感到惧怕。在和公司的同事与上司进行交流时,也容易感到惧怕。比如讨论技术方案时,因为语言上常听不懂,需要提问,但因为惧怕别人笑话,而不敢提,结果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更加被动。当方案不成熟时,也是怕别人的眼光,不敢拿出来讨论。当方案比别人都好的,又怕提出来得罪别人,引人嫉妒,特别是如果对方是老板的话,更加不敢。结果缩手缩脚,和别人无法沟通,感到被捆绑和压制。偏巧美国公司特别注重沟通与交际,结果惧怕导致恶性的循环。
Jim思想这个问题的时候,领悟到这是灵上的问题,但不知如何解决,只有向主祷告。感谢主,主回应他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五章是Jim最喜欢的章节。耶稣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Jim发现,住在主里面是多么重要,但他常常想,住在主里面是什么意思呢?如何才能住在主里面。在一次聚会中,在一位日本弟兄的分享中,Jim注意到了在这几节经文后,还有一节经文是:“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Jim开始明白,住在主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住在主的爱里,这时他才开始反省自己其实是爱是什么根本不了解,对于主的爱是什么,有的只是头脑的观念。他讲到自己的家庭中,父亲是医生,工作很心,只是偶而关心自己。而母亲比较唠叨,绝少向自己说“我爱你”这样的话。在中国教育制度中,绝不会听到类似圣经中神所说的话,无论你怎样,我都不离弃你。相反,倒是充斥着“你要这样,你要那样,如果不这样,就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所以,其实,我们天天说,耶稣爱我,但我们其实对耶稣的爱并不知道。但在那次聚会中,主的爱开始慢慢对他有了意义,他的对主的爱开始有了感觉。他感觉到重要的不是自己做得怎样好,而是主不变地爱自己。在这样的爱中,他有力量来回应主的呼召,遵行主的命令,而不是相反。如果只是看自己的行为,越看越发现自己的软弱,越来越受到魔鬼的控告,靠自己遵守主的命令,不仅不能做到,只能更加软弱,直到最后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他看自己女儿的时候,更加明白这道理。不管女儿怎样,他对女儿的爱都不改变。他想如果连自己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女儿也有这样的心的话,神在主耶稣基督里对自己的爱一定超过自己。因此,他扭转信仰生活的重心,多看神的爱,少看自己的软弱。慢慢走出惧怕和被控告的捆绑,变得刚强大胆,遇有魔鬼控告时,就宣布神的爱和自己的身份,与之对抗,结果不仅灵上有力,工作与人际关系上也有好的状态,从而进入到良性的循环。
Jim进而发现,基督徒要想在职场上为主作好的见证,与其说是要靠信心做得出色,不如说是在主的爱里活得坦诚。他直言,基督徒一个非常有力,而且世人没有的品质就是真诚(honesty)。因为基督徒住在主的爱里,所以无所惧怕,面对人和事的时候,特别是面对自己的过失的时候,活得坦然无惧。对人真实,对自己的软弱真实,坦然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不失去自己的信心。这种真诚往往比完美更能吸引人。他坦言,自己信主后一样是软弱的罪人,别人升迁时会嫉妒,不能总是热心爱主,常常会世界牵引。基督徒无法靠自己的完美来征服人。相反,基督徒的软弱,和在软弱中对主的信靠,以及因着这种信靠带来的真诚和坦然,却成为对人很好的见证。我们常想通过做了不起的事在职场上为主作见证,比如完成别人不能完成的业绩,或者舍弃自己帮助别人等等,但这些其实非常不现实。在真实的世界中,你很难做到。在工作中,你自己都忙得疲于奔命,怎能顾得上通过 帮别人积累好的口碑呢?其实,我们真实的在神里面的那种虽然软弱,但却因着主的恩典,满有喜乐和平安的生活本身是很好的见证。这种在软弱中的真实会吸引人到主那里。他进而建议初信主且初入职场的弟兄姐妹不要急于想为主做见证,反而要多多住在主的爱里,要积累主的爱,当自己被主的恩惠充满的时候,这时才能比较自然地为主结果实。
三、还是要渴慕和追求,需要分别为圣和先寻求神
Jim弟兄也讲到,虽然主爱我们,但是住在主的爱里也还需要我们自己的追求。他讲到自己的经验,当他在工作中体验到神的许多恩典,也靠着主的爱,克服了恐惧,与人结成了好的关系,在公司中也取得不错的成就后,他发现,自己面临另外一个功课,就是当工作顺利的时候,或一心想做到工作的时候,的确会受到试探远离神。比如他发现,每次来到中国,就比较容易远离神。因为在美国工作比较规律,也有时间来安排好参加聚会与敬拜。但一到中国就发现,中国现在节奏很快,大家寻求得都是物质上的成就,整个气氛非常容易把人带向世界。另外,在美国人很少,也很简述,但中国很热闹,人也很多。他每次来都感到非常兴奋,这儿看看,那儿看看,这儿逛逛,那儿逛逛,结果心就远离神了。因此,他一定执意要参加我们周日的礼拜和昨天的聚会,特别想和弟兄姐妹交通,就是为了亲近神。
他建议我们不要把工作安排得太满,不要按着世界的节奏生活,不要想按着世界的标准来取得成就。他甚至建议说,刚参加工作的人可以把工作的标准定得比较宽松,特别是初信者,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在灵上安静下来,要能够在忙乱中停下来,寻求神。不要一骨脑儿地想着工作、工作和工作。约翰福音15章中,还有“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主固然先爱了我们,并且这爱永远不变,但他仍然命令我们因着对他的信靠与顺服,而遵守他的命令,从而常在他的爱里。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努力,不与世界同流,与世界分别,不要按着世界的节奏生活。他也自我剖析,认为自己现在的条件好起来,但反而需要更加警醒,更加寻求主。
后一篇:一们,二们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