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之二:如果我是刘强东

标签:
it |
分类: 分享电商 |
http://www.intmoney.net/upload/jingdongshangcheng_1.jpg
其一:开设“京东大学”
乍一看,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淘宝系的产物,在京东不实用,但是,我想首先表
明的态度是:他非但实用,且有必要。
原因一:实体大型商超连锁,真正实现盈利的不是自营,而是联营,而真正实现自营盈利的商超,一定都是小型商超,且大多为快消品为主。而这点,肯定是不符合京东“互联网商业地产”定位的,所以在未来,京东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必定为POP。
原因二:目前的品牌供应商,从整体运营情况来看,除纯互联网品牌外,绝大多数品牌商对于电子商务如何运营,且所需要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运营流程、服务体验,电商整体概念其实都非常模糊。且已他们目前的整体能力,很难做到能够配合京东,打一场日销售额过100亿的战役,所以,培养品牌商就如同培养管培生一样的重要。
核心目的:体现京东作为一个平台商对商家的服务、帮助,而带来的结果则是,提高商家的整体战斗力,为后续的各大战役贡献力量。
其二:2013年3C大战 相马在赛马
同样表明观点:3C品类的价格战,在2013年肯定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原因不多讲,
大家心里都清楚。
战况分析:苏宁做3C起家,销售额全年约900亿;京东做3C起家,销售额全年约
60亿左右。表面看上去,差距约有十几倍之多,但是,900亿的销售核心不是苏宁易购一家做起来的,而是靠全国数百家连锁商超共同完成的,而京东,则不然。
战略核心:绕开苏宁900亿的大盘子,正面围剿苏宁易购网上与其实力匹配的小盘子。
战争策略:
A、
B、
C、
结束语
其实,在过程中的思考还是很肤浅,只是通过外部观察及运营实操中的一些总结而已,以及作为一个品牌商,所期望看到的结果,当然,内容缺乏实际对京东内部数据依据,及对其整个公司2013战略的了解。
但是,企业无论大小,策略和目的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大企业,其实很小,因为起决定作用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几条线,而大,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牵扯的人多,推进过程缓慢!仅此而已!
最后,作为互联网企业,京东的整体实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如,物流;营销措施,如,番茄事件,都挺不错。但是,作为老二(电商整体销售份额)的京东,在业内不被当当、易购、国美、天猫等待见,确实不是啥好事,但他又是好事,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京东换取增量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