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古史究真:沂南第一古镇——苏村
(2017-05-13 15:05:08)
标签:
苏村历史建制镇 |
分类: 读史偶思 |
在中国,“镇”最初是小型军事据点的名称,出现于北魏时期。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商业形貌,如城市、草市、镇市与集市等。其中,草市是城郭大门外的专门物资交流场所,集市是商贩定期开市进行物资交流的场所,而镇市则是县以下以商业交流为主要功能的行政建制,简称镇。高承《事物纪原》记载,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镇有镇监,《通考·职官考》记载,镇监“掌巡逻、盗窃及火禁事,兼征收榷酤,则掌其出纳会计。”榷酤亦称“榷酒酤”、“榷酒”、“酒榷”,是自汉代开始的酒专卖制度。宋代在城市设置榷酤务,实行酒水政府专卖。在乡镇则听任商民自产自销,政府征收酒税。事实上,镇监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税收。
北宋时期镇的设置大致有人口和税收两项标准。据一些学者研究,镇的人口标准大约不低于200户,但税收标准则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元丰九域志》记载,当时设置镇1875个,位于今山东境内的共计122个。山东的镇主要集中的水运发达的黄河和济水流域及运河两岸,而胶东半岛则很稀疏。沂州下辖五县,其中临沂县3乡4镇(力邵、利城、石门、王相),丞县4乡1镇(兰陵),沂水2乡2镇(苏村、静壃),费县3乡1镇(屯阳),新泰2乡无镇。沂州北临青州,青州治所益都县5乡无镇,青州南部的临朐县3乡1镇(穆陵镇)。密州(治所诸城)下辖的莒县3乡无镇。青州至沂州这条古道上的建制镇有穆陵、苏村、静壃、王相四镇,其中苏村、静壃两镇相距最近。据《宋会要辑稿·商税杂录》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沂州建制镇商税征收情况是:王相镇7537.72贯,苏村镇4157.381贯,静壃镇1600.94贯,屯阳镇983.56贯,兰陵镇898.423贯,力邵镇466.802贯。同时期,莒县商税5887.39贯,临朐县商税4401.12贯。从地理位置看,当时沂水县南乡沂河两岸是农商最发达的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