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華人難以面對的真相(轉貼)

(2013-11-26 16:26:27)
标签:

休闲


幾乎所有華人從小就在一個儒家思想被尊崇的文化中長大,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升學導向教育,讓大家幾乎都忙著上學、補習、考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課時間長,內容多,但是我們教學可曾放慢腳步,讓我們停一下,好好思考,到底這個文化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社會、生活與民族性?

您成長環境的文化有如電腦作業系統,各位一切行為模式與價值觀,不知不覺皆受這文化的影響,在它的框架中運行。只有使用過Windows,但從無使用過其他作業系統的,你能想像在Linux、Mac或其他作業系統中,同樣程序的處理方式有何不同?你也可把它想成墨鏡那般,華人都戴著一副這樣的墨鏡在看世界,你從小被戴上後就沒有拿下來過,習慣後大家都忘了它的存在。突然要你拿下來不戴或換一副不一樣的,反而會無所適從,甚至覺得沒戴是不對的。但除非你真把墨鏡放下,你不會真的了解,華人以外的思維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們那戴很久的墨鏡需不需要換鏡片。我知道您現在也可能戴這樣一副墨鏡閱讀我的文章。但請問,您曾經是否懷疑過我們課本上的內容,或對您長期被灌輸的想法、提出質疑過嗎?您想過難道老師照著書本教的都是對的?文史課本內容又是都是對的?你不都一直在應付考試?你幾時深深思考過這些問題?你又與誰討論過嗎?

當學生的時候,你有想過,為什麼老是要跟別人比來比去?比成績?比體面?比名牌?比不完,這過程你快樂嗎?有沒有經歷過或聽過類似,父母親拿你成績與兄弟姊妹、親戚、朋友比來比去。或因成績比同學高,鄙視他人或者被鄙視的?[註1] 你不覺得煩,不覺得厭嗎? 學生時代比成績,畢業後比收入,結婚後比子女成就?你當年為了比成績,跟同學拼得你死我活,你現在還記得多少內容?你有為獲取知識真的感到快樂嗎?你有注意到,這樣比來比去,大家心眼越比越小了嗎?彼此猜忌、互信越來越差嗎?

你有沒有與長輩、長官或老師持相反意見或知道真相,卻不能表達、提出質疑或建言,或提出後被打壓、惡整,最後只能順從,或忍氣吞聲的經驗?心裡不爽,但表面上卻還要和顏悅色、甚至讚美他們。你有想過?這就是表裡不一、偽善?因文化導致,這成了華人專長與習性,但偽善文化怎麼開始的?你以為是人都會這樣嗎?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能質疑老師?不能質疑長輩說的?如果有問題、有錯,只因為他是長輩、長官,晚輩的建言或糾正就半點都不能接受?是因為拉不下臉吧?
為什麼像這樣據理糾正老師的情況在台灣不會發生?
如果軍中長官惡整下屬是因建言,那台灣的軍隊肯定是不求進步的,腐敗是必然,真要有戰爭必敗。

看完這短片,有些人會說,台灣的孩子只會對老師謾罵,不會說理?什麼原因?那是因為台灣的孩子,從小上學自始就沒被教會思考,書都用背的,仍然沒有思想,邏輯思維能力差,到中學時,只會用情緒性用詞,理說不出,只能用罵的。

堅持與師長持不同意見,叫做沒禮貌、忤逆師長,因為沒有尊師重道?堅持與親人長輩意見不同,會被冠上頂嘴、不孝、叛逆、質疑就是大逆不道,因為這樣叫做沒大沒小、沒有敬老尊賢。或升學過程中,心底想往某領域發展,但父母親堅持你要順著他們的意思,選你一點都沒興趣的?各位以為台灣以外的小孩遭遇也是如此嗎?不是。充滿封建、教條的思維的文化才會這樣。

如果我們看到問題,卻不能指正,只因不能冒犯老師、長官、長輩。你敢糾正老師的錯誤?那你未來的日子難過了?分數把你打得低,處處找你麻煩。這不很像在古代,誰敢指出皇帝政策中的錯誤,敢堅持己見,就殺你頭那樣。那錯誤的,就會永遠錯下去,錯幾千年都沒有問題。這正是封建思想的現代延伸,但你可曾想過,這都與『面子』有關係?華人都為面子而活,也為面子所苦!且因為面子,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而死的人,無以記數。那『面子文化』又是怎麼來的。西方文化是否也像東方人那樣死要面子? 華人當長輩、長官、握有權力的,氣度都因這文化不知不覺變小了!不然怎麼會出現勸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不恥下問」等的俗話呢?

為什麼大人都要小朋友誠實、不要說謊,考試不能作弊!但大人,從下到上卻自己拼命造假?例如一大堆評鑑,為了檯面上好看,結果製造一大堆虛偽、不實的內容不是嗎?(例如) 這也是偽善。

道德倫理古文讀這麼多,背多考多,但思考能力和道德有越來越好嗎?古文裡推崇古聖先賢的思想,厚古薄今。華人到底是越生越笨,還是越教越笨?好像後人永遠無法超越古人似?如後人都無法做得比古人、前人更好,那還談什麼明天會更好?怎麼會進步?不但如此,華人還成了非常自私、愛搞窩裡鬥的民族,不認同嗎?[註2] 但華人真的自古就是這樣嗎?如果不是,到底是什麼?又自何時開始華人變成這樣呢?

你有想過嗎?最愛拿道德高帽扣別人的,自己卻是最不道德的。為何最常把道德掛在嘴邊的華人,卻最會猜忌他人、最愛算計別人、詐騙集團、假貨氾濫。對岸雖然經歷文革,但思維仍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現成了最多黑心產品的國家,毒奶粉地溝油樣樣來,連自己的產品都信不過,還要出國到處收購奶粉。台灣也有一大堆食品安全問題,兩岸彼此彼此,最後到底哪邊比較黑心還很難說。[註7] 黑心源自不在乎、不關心他人的自私民族性,但民族性卻是傳統儒家文化薰陶出來的。儒家精典不是有很多教做人處事的大道理嗎?古文背著這麼多,怎麼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卻遠比不上那些從來沒有儒家思想的國家?

什麼原因讓台灣經常奧林匹亞比賽得名,但本土始終培養不出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註3]為什麼台灣的研發能力始終追不上歐美日?
連精良的引擎、武器自己都做不出來?只能向西方國家買?與百年前相比,科研能力沒進步多少,當年英法聯軍打進紫禁城[註4],西方人還納悶你們怎不曾對倉庫裡西方人之前贈送的洋槍洋砲感興趣? 卻只能拿腰刀與弓箭等落後的兵器與他們對抗?[註4.1] 百年前同時期,為何日本能在30年之內明治維新成功,滿清同治維新30年卻依然連戰連敗?敗到連皇帝都要逃難?

華人除了死,最怕的就是鬼了。過去百年間為什麼會出現洋鬼子和日本鬼子的稱呼?為什麼?連戰連敗,被打怕了嘛!你打得贏人家,還會稱人家鬼子?

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社會口口聲聲喊著要創新,但困難重重?

各位是否深思過,到底是什麼樣原因讓各種專業常不被尊重,各行各業常有外行指導內行情況、或常常有未審先判的報導?

請各位反思儒家思想與下列耳熟能詳的問題其中的關聯。如還想不出來,請參考以下數篇文章時再反思
  • 儒教導致東亞地區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韓國人比賽中惹人厭的小動作,背後深層的心理就在面子。如日本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731部隊,他們歷史課本還刻意粉飾不提(en)。反觀沒有儒家文化的德國,二戰後承認納粹暴行還立法杜絕一切類似行為的復辟,更能得到世人的尊敬與鄰國的和諧〕
  • 儒教是華人奴性的根源 使人不會爭取或捍衛自己的權益,反覆被壓榨,有如冷水煮青蛙。民主的制度要搭配民主的思維才能發揮,還在跪拜就是封建思維,如這。那不叫爭取,叫做乞求。
  • 儒教導致惡性循環、永無止盡,一代又一代既得利益者踐踏年輕人的文化
  • 儒教使人理盲?Why? 都把「禮」擺在「理」之前,當然只講禮不講理。這裡指的理是真理。 儒教使禮的文化變成東方人的核心價值,但過度就是中毒,中毒越深越不講理。
  • 儒教使人迷信 不容許被懷疑,又不准問的,就是迷信。但華人傳統,因為你不能問不能挑戰舊思維,舊思維僵固成傳統,所以你早已忘了懷疑許多習俗根本就是迷信,卻不斷被重覆著
  • 儒教使人看事情、看人都很表面 儒教重視表面的而不重視實質的,導致華人喜歡以貌取人,喜歡貼人家標籤,觀察力缺乏深度與廣度。評鑑也是如!
  • 儒教導致華人常有的婆媳問題 其實同上,女人難為女人的文化。思想越傳統的婆婆,越難為媳婦,媳婦熬成婆,又難為媳婦,一代又一代,千年循環至今不斷
  • 面子文化是華人怕輸、怕錯的癥結點 怕輸雖然有其正面價值,但過度重視表面,只為學歷學生不斷升學,最後學以致用了嗎?畢業了,方向找到了嗎?而創新最大的敵人就是怕錯
  • 面子文化是導致台灣人十多年來廣設大學的心理因素 台灣人太重視文憑,造成「需」,政策制定者讓學校能「供」。學校名字升級,能授予大學文憑,滿足這需求。但實際軟硬體沒有升級,學生能力也沒升級,供過於求,文憑貶值。
  • 面子文化導致兩岸華人學術研究或產品製作經常重量不重質 例如高教論文比誰多,不重質。為了「好看」或「裝飾」孩子才能,逼孩子補習或學一堆才藝。一切都是虛榮心作祟!
  • 儒教面子文化是導致台灣教育永遠無法走上正軌的真正原因。
  • 儒教這封建、階級思想是鞏固權力的利器,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腐化。這樣就不難理解國軍,為什麼一個最講究的倫理—軍階/資歷輩分的地方,會變成顢頇、骯髒、貪婪、腐爛且不斷害死自己人的國家機器。
  • 學長、學弟、前輩、晚輩是我們文化中根深蒂固,認為理所當然的社會倫理觀念,這種論輩分的觀念在台灣大家都是習以為常自然接受的。但有幾個人反思過,這就是一種社會階級觀念,也是封建文化的遺產?有沒有人想過,如果沒有這樣論輩分的文化,那會是怎麼樣?不是有句話「長江後浪推前浪嗎?」如果我們的文化真的是如此,就不會發生以上提及的歷史悲劇。我們的傳統儒家思想,把前浪都變成水壩,堵住後浪的去路了,各行各業常出現老賊。西方先進國家,講究實力不講輩分,新一代新思維易於取代舊思維,因而能不斷進步。
如果你深有同感請往下看,如果沒有,還是希望你嘗試拿下那副文化墨鏡,暫時拋開你現有的所有成見,換個角度來重新檢視自己的文化

此文中分享數篇反思、分析華人文化劣根性的文章,多為對岸網民所寫,但其中探討的問題,許多也存在於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
當然,你可以質疑為什麼轉貼多數是對岸網民寫的?[註5] 因為他們曾經歷文革反孔,所以給了部分大陸知識份子時間與空間,有機會跳脫框架外檢視這文化中隱藏的種種問題。[註6] 反而台灣浸泡在這傳統文化中,「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就像從小就在恆河裡洗澡長大的人,不會覺得它髒。如果你不曾換個角度反思,跳脫原有框架思考,你很難察覺這文化中隱藏的陰暗面。越覺得理所當然的,其中隱藏的問題越多。

雖然現在很多台灣人不再以中國人自居,但以下文章中許多處若將「中國人」置換為「華人」或「台灣人」仍有效

 

不信?我們按這把所有中國人改成華人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